[实用新型]汽车用降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448.4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克云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0H1/2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降温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部有些部分颜色较深,比较容易吸收阳光产生热量,特别是前挡风玻璃下方的区域和后玻璃窗下方区域,在阳光下迅速产生热量并升高温度,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车主便会开启车内空调降温。用普桑车进行了连续4天的测试,具体测定结果计入表1。
表1:
由表1可知夏天车内最高温有80多℃,用车内空调降温的方法快捷有效。但是这种降温方法不仅增加了能源的消耗,也增加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因为空调运行需要消耗主发动机10%-15%的动力,也就增加了同比例的油耗,相应的也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降温装置,该装置在降低车内温度的同时,还能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省车主开支。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降温装置,包括内换热器、外换热器和控制阀,内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出口,外换热器设有第二进、出口,内换热器的第一进、出口与外换热器的第二出、进口之间对应连通第一、二导管,第一、二导管内充有导热剂,第一、二导管至少其一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能阻断其所在导管中导热剂热量的传递,这样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在控制阀全开启的状态下,热量可在相应的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之间形成循环,内换热器吸收车内热源的热量,导热剂作为热量传导的介质,将吸收的热量传导到外换热器,外换热器在散热的同时又将外界的低温导热剂传导给内换热器,内换热器再将外换热器传导过来的低温传到车内,如此循环实现了汽车内部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内换热器设置在汽车内部前挡风玻璃下方区域和汽车内部后挡风玻璃下方区域,也可设置在车内其他部位。
外换热器设置在汽车车厢外部后方隐蔽的地方,也可设置在车外其他部位。
控制阀位于汽车内部前挡风玻璃下方可操控区域。
导热剂为流体,流体导热剂流动后在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间形成循环流。
第一、二导管至少其一上还设有加压泵,这样增大了流体的流速,提高了传热效率。
第一、二导管为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装有导热剂的导管连通了内、外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车内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车外,使得车内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能使车主在春秋季减少开空调的次数、在夏季降低空调的负荷同时降低发动机的负荷,在降低车主开支的同时也起到节能减排的积极效益,且本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汽车用降温装置,包括内换热器1、外换热器2和控制阀4,内换热器1设有第一进、出口11、12,外换热器2设有第二进、出口21、22,内换热器1的第一进、出口11、12与外换热器2的第二出、进口22、21之间对应连通第一、二导管31、32,第一、二导管内充有导热剂5,第一、二导管31、32至少其一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能阻断其所在导管中导热剂热量的传递,这样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在控制阀全开启的状态下,热量可在相应的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之间形成循环,内换热器吸收车内热源的热量,导热剂作为热量传导的介质,将吸收的热量传导到外换热器,外换热器在散热的同时又将外界的低温导热剂传导给内换热器,内换热器再将外换热器传导过来的低温传到车内,如此循环实现了汽车内部的降温。
内换热器设置在汽车内部前挡风玻璃下方区域和汽车内部后挡风玻璃下方区域,也可设置在车内其他部位。
外换热器设置在汽车车厢外部后方隐蔽的地方,也可设置在车外其他部位。
控制阀位于汽车内部前挡风玻璃下方可操控区域。
导热剂为流体,流体导热剂流动后在内换热器与外换热器间形成循环流。
第一、二导管31、32至少其一上还设有加压泵,这样增大了流体的流速,提高了传热效率。
第一、二导管为金属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克云,未经姚克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4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纯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 下一篇:塑料管道热熔角接机的上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