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9471.3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张良昇;吴添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4 | 分类号: | F04D29/054;F04D29/60;F04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3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散热 风扇 定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散热风扇结构主要由一定子以及可进行旋转的扇叶组构成,而其中定子由多个构件组成,如基座部、轴管部、轴承、爪片、线圈等,由于目前电子产品有轻小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散热风扇结构设计上,亦必须满足小型化的需求,因此,如何更进一步简化散热风扇的构件组成以利于小型化结构空间的产品制造组装作业,已成为目前业界努力思索突破的目标。
现有散热风扇结构设计上,其某些功能的实现,往往是通过一些单独制成的组件达成,举例而言,为了固定轴管部内所容置的轴承,业界通常会另外制造一个定位组件,再将该定位组件组入所述轴管部中以达到固定该轴承的目的,而类似这样的单独组件,当散热风扇的结构进一步小型化之后,由于其组装空间更加微小,因此无论组件的制造加工、组装定位等各方面的困难度均将相对提高,而不良率亦随之增加,导致制造成本增长而不符合较佳产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针对上述现有散热风扇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使用者所企盼,亦为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借此,创作人本着多年从事相关产品制造开发和设计的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其目的在于:研发一种结构更加简化、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包括:
一基座体,该基座体凸设有一轴管部以供轴承容置其中;
一体成型的上爪片及下爪片,所述上爪片、下爪片组设定位于基座体的轴管部外周,该上爪片、下爪片具有线圈组设部位,上爪片、下爪片中央形成有一套孔,该套孔与基座体的轴管部相套合;以及
抵压缘部,该抵压缘部由上爪片的套孔侧一体曲折延伸构成,该抵压缘部伸入轴管部内并抵压于轴承顶端,抵压缘部与套孔之间形成有一内嵌槽,该内嵌槽嵌套配合于基座体的轴管部顶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抵压缘部的内侧设有一内凸环缘。
2、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座体的轴管部顶端设有一扩槽部,相对形成阶状管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1、所述上爪片的套孔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抵压缘部,可由此抵压轴承,当本设计人将上、下爪片组设定位于基座体轴管部时,即可同步达成轴承的定位状态,故可省略定位组件的数量及组装过程,达到简化构造、提升组装效率、减少不良率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的较佳产业经济效益。
2、借由该上、下爪片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可消除爪片结构的组接部位,而能强化定子爪片结构强度且简化其构造,达到更加耐用、更易于生产组装的实用进步性。
3、借由所述抵压缘部内侧再增设有一内凸环缘的结构设计,可于该内凸环缘与轴承之间形成横向内凹空间,再配合轴心相对应组配的环圈而形成曲折空间,由此能达到防止润滑油轻易外流的保油功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散热风扇组合剖视图;
附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一;
附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分解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A、定子;10、散热风扇;20、扇叶轮毂;21、轴心;22、环圈;30、基座体;31、轴管部;32、轴承;33、顶端;34、扩槽部;41、上爪片;42、下爪片;43、线圈组设部位;44、线圈组设部位;45、线圈;46、套孔;50、抵压缘部;51、内嵌槽;52、内凸环缘;53、内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
请参阅图1~4所示,所述定子A为散热风扇10的组成构件,以供扇叶轮毂20的轴心21枢组并产生励磁驱转作用,所述定子A包括:
一基座体30,该基座体30凸设有一轴管部31以供轴承32容置其中;
一体成型的上爪片41及下爪片42,该上爪片41、下爪片42组设定位于基座体30的轴管部31外周,该上爪片41、下爪片42具有线圈组设部位43、44以供绕组线圈45缠绕容置其中,该上爪片41、下爪片42中央形成有一套孔46,该套孔46与基座体30的轴管部31相套合;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扭簧转动机构及安防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