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冷剂防泄漏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832.4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应斌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21/04;F16K17/36;F16K27/12;B60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33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冷剂 泄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阀,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冷剂防泄漏阀。
背景技术
当前环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目前制冷空调行业中使用的制冷剂多为CFC(氯氟烃的统称)和HCFC(含氢氯氟烃)。这些物质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并产生温室效应,将严重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
因此,目前人们十分注重制冷剂替代品的研究,但却忽略了制冷剂的泄漏问题,尤其是汽车制冷设备的制冷剂阀的泄漏问题。由于汽车上制冷剂阀的构造存在缺陷,一般都有泄漏问题。这不仅造成制冷剂的极大浪费,如是含佛的制冷剂,其不断逸出还会增加温室效应,影响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可持续的发展,应对这一问题给予必要地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几乎不泄漏的一种汽车制冷剂防泄漏阀,它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包括阀体、导流体、阀芯、压簧和密封圈,其中还包括一阀盖,所述阀盖端面、导流体和阀芯下部都设有密封圈,阀盖由螺纹旋接在阀体的上端,使阀盖上密封圈紧压在阀体的上端面上,导流体由螺纹旋接在阀体的内侧,并通过下部圆周外侧上的密封圈与阀体密封连接,阀芯插接在导流体中心的通孔中,该通孔下端为一锥孔,压簧支撑在导流体上端面,并抵触在阀芯上端的台阶面上,使阀芯上的锥面与导流体上的锥孔贴合,该锥面上的密封圈紧压在锥孔面上,使阀芯与导流体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现有制冷剂阀的通用结构并加上阀盖,使结构简单通用,即使制冷剂阀由于密封不致密引起泄漏,也不会向空气中逸出,从而保证汽车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使用安全,不会对生态环境形成影响,有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盖,2密封圈,3压簧,4阀芯,5阀体,6导流体,7、8密封圈,9通孔,10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做进一步说明。
对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阀主要由阀体5、导流体6、阀芯4、压簧3、密封圈2、7、8和阀盖1组成。阀盖1的一端面上设有密封圈2,阀盖1由螺纹旋接在阀体5的上端,使阀盖1上密封圈2紧压在阀体5的上端面上。阀体1的内侧设有内螺纹,用于旋接导流体6。为了防止阀体1的内侧面与导流体6的外侧面有气体泄漏,在导流体6的下部设置了密封圈7。导流体中心设有通孔9,该通孔9的下端为一锥孔。
阀芯4插接在导流体6中心的通孔9中,阀芯4的的上端有一台阶面10,其下端设置有与通孔9下端锥孔相对应的锥面,该锥面上设有密封圈8。压簧3的下端支撑在导流体6的上端面上,其上端抵触在阀芯上端的台阶面10上,使阀芯上的锥面与导流体上的锥孔贴合,该锥面上的密封圈8紧压锥孔面上,使阀芯与导流体密封连接。
在要向制冷设备注入制冷剂时,将阀盖1旋开,将制冷剂罐的嘴插入阀体5中,并向下顶阀芯4,压簧3被压缩,阀芯4向下移动,阀芯4下端的锥面及密封圈8脱开导流体上的锥孔面,使阀芯4与导流体6之间产生间隙,制冷剂从该间隙中流入到制冷设备。一旦制冷剂罐的嘴不再顶着阀芯4,则在压簧3的作用下阀芯4向上移动,阀芯上的锥面与导流体上的锥孔面再次贴合,制冷剂不能泄出。如果,压簧3设置不够好,会弹力不够,使密封圈3对锥面的压紧不够致密,造成制冷剂的泄漏,由于有阀盖1的密封作用,制冷剂不可能不断泄出,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应斌,未经周应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组件
- 下一篇:改进的汽车鼓式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