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高压双向无功自动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992.9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2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瑾;刘丹丹;王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双向 无功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高压双向无功自动调节装置,具体的是调节变电站的容性和感性无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容器和电抗器端电压来调节无功的无功调节装置,适用于电力部门和用电单位。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网负荷整体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有三点:一是工业负荷和民用负荷所占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以工业负荷为主,所占比例大,这部分负荷易于掌握,而现在民用各种家电使用率的加大及台式变压器的增加,使民用负荷比例越来越大。二是负荷容量和负荷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率及普及率越来越高,民用负荷从以往的以照明为主的有功消耗变成了以空调、冰箱等家电为主的大量无功消耗,无功需求很大,系统的无功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三是无功波峰、波谷相差悬殊且随气候、季节变化很大。夏季最大的无功大约是冬季的最小无功的7~12倍,而同一季节无功波峰、波谷也要相差2~2.5倍。因此要对现有无功装置进行调整,以保证电压合格。无功补偿是保证电压合格的重要因素,无功补偿又为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缺容性无功,电压偏低,缺感性无功,则会出现电压偏高。目前用于容性无功补偿的有固定电容器组自动分组投切,SVC补偿装置技术。然而,固定电容器组自动分组投切技术经常出现欠补偿或过补偿问题,频繁投切还会出现过电压,涌流问题;SVC装置虽然实时调节的效果好,但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技术复杂。目前的无功补偿技术,基本上针对容性无功补偿,虽然感性无功缺失现象不是很普遍,但是一旦出现就对电压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例如,1995年东北电网的局部地区,500kV的最高电压达到556kV,220kV的最高电压为257kV,显然已经超过了设备的最高电压550kV和252kV,尽管只是短时,但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仍是不利的。再者,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更多变电站采用电缆出线,这样在后半夜就会出现无功倒送现象,造成感性无功缺失,使无功损耗增大,电压升高。因此,还需要公开一种更具体的,更实用的,更易于实现的双向无功补偿装置。用于补偿容性、感性无功,来保证供电质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高压双向无功自动调节装置。具有易于实现,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无功实时就地无功平衡,较好的保证供电质量和设备电网安全的优点。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中高压双向无功自动调节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变压器原级母线、变压器次级母线、微机控制器、第一电压检测互感器、第二电压检测互感器、电流检测互感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一操作箱、第二操作箱、深度自耦调压器、电抗器组和电容器组、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互感器和电流检测互感器分别与所述的变压器原级母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压检测互感器和深度自耦调压器分别与所述变压器次级母线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互感器、第二电压检测互感器及所述的电流检测互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微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操作箱、第二操作箱相连接,第一操作箱连接控制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二操作箱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深度自耦调压器的控制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的有载调压变压器连接在所述的变压器原级母线和变压器次级母线之间,所述深度自耦调压器电压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与电容器组相连接,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抗器组相连接。
所述深度自耦调压器包括一个有载分接开关、八段调压线圈、10个接点m1~m10;所述有载分接头开关有10个档位接点n1~n10,所述调压线圈的10个接点和所述有载分接开关的10个档位接点对应相连接,每相邻两个接点相连接实现无功调节为11%,所述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构在所述第二操作箱的控制下使每两个相邻档位接点接通,所述有载分接开关的档位接点之间有过渡电阻;所述八段调压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第七线圈、第八线圈。所述的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组,可以有效抑制过电流,保护电容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位均匀低接地电阻镁牺牲阳极
- 下一篇:农村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