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电机的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049.X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1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02;F04D29/44;A47L9/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电机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电机的风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尘器电机的风机通常包括风罩1、定叶轮3和动叶轮6,如图1所示,风罩1内置有固定在外壳2上的定叶轮3,定叶轮3和风罩1之间设有固定在电机4的输出轴5上的动叶轮6,即动叶轮6被夹在风罩1与定叶轮3之间。所述动叶轮6上设有位于其一个端面中心的入风口7,风从入风口7进来,并从动叶轮6四周环周向分布的出风口8中出来,然后通过定叶轮3周围与风罩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后排,最后进入定叶轮3后端面的导风片中。
然而现有的上述这种吸尘器电机的风机中,由于动叶轮6端面上的入风口周缘70伸入风罩1上的凹陷9内,并与凹陷9的内壁间存在间隙,具体如图2所示,导致从动叶轮6四周出风口8排出的风将部分经该凹陷9回流至入风口7,形成环流,造成能量的损失,使得风机真空度和运行效率都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电机的风机,该吸尘器电机的风机将动叶轮端面上的入风口周缘与风罩上的凹陷之间的间隙用密封胶密封,以防止动叶轮排风在动叶轮出风口和入风口间形成环流,从而降低能量损失,以提高风机真空度和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电机的风机,包括风罩,风罩内置有固定在外壳上的定叶轮,定叶轮和风罩之间设有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动叶轮,所述动叶轮上设有位于其一个端面中心的入风口和环周向分布的若干出风口,入风口周缘伸入风罩上的凹陷内;所述凹陷内填有密封胶,入风口周缘部分嵌入密封胶内。
本实用新型中凹陷内的密封胶采用常规的滴胶方式填入,该密封胶优选硅胶。在滴胶完毕后,本实用新型中动叶轮上的入风口周缘将部分嵌入固态的密封胶内,而当动叶轮运转起来后,入风口周缘将在固态的密封胶内切出一圈缝隙,当然这圈缝隙对凹陷的密封性不会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叶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其通常包括两个端盖及位于两个端盖之间环周向间隔分布的叶片,每个叶片均通过铆钉连接在两个端盖上,其中一个端盖的中心设置入风口,而相邻两个叶片的间隙末端则形成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动叶轮上环周向分布的若干出风口的结构进一步改进,将每个出风口都做成斜向的切口,并且使该切口上的出风面均朝着电机方向倾斜;该出风面因倾斜而与电机轴线所呈的角度为a,a的范围优选15°~30°。本实用新型之所以进一步对动叶轮的出风口结构进行改进,是因为改进后的结构使得风在排出动叶轮的时候,能够在出风口处预先折向,而无需通过撞击风罩内壁才折向,这一过程使得风不会突然减速,也不会在折弯处形成阻力阻碍动叶轮的转动,减小了风的动能损失,提高了动叶轮转速,并且增强了风机真空度和运行效率,利于进一步改善吸尘器的吸尘效率。
由于端盖与叶片的铆接处存在缝隙造成漏风,会降低吸尘器电机真空度,为此本实用新型在动叶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进一步附有一层电泳漆,该层电泳漆采用常规的电泳涂装工艺便可完成,目的是覆盖端盖与叶片铆接处的缝隙,使风在经过动叶轮时不会从缝隙中漏出,减小能量损失,提高吸尘器电机的真空度和运行效率。并且动叶轮的内表面上附有电泳漆后,大大提高了内表面的光滑度,也有利于提高风在动叶轮内流动的顺畅性,起到降低噪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电机的风机,将动叶轮端面上的入风口周缘与风罩的凹陷之间的间隙用密封胶密封,有效防止了动叶轮排风在动叶轮上的出风口和入风口之间形成环流,降低了能量损失,大大提高了风机真空度和运行效率,利于增强吸尘器的吸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动叶轮单独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罩;2、外壳;3、定叶轮;4、电机;40、电机轴线;5、输出轴;6、动叶轮;7、入风口;70、入风口周缘;8、出风口;80、出风面;9、凹陷;10、密封胶;11、铆钉;12、端盖;13、端盖;14、电泳漆;1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滚筒
- 下一篇:一种大型离心式水泵轴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