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锯木机夹紧送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051.7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2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士祥;冯志缸;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士祥 |
主分类号: | B27B25/00 | 分类号: | B27B2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木 夹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材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锯木机的送料进给系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这种锯木机的夹紧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需要木材的场合,如建筑构件、室内装饰及家具、交通工具、文体用品、包装容器,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都大量使用板材,或者用板材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因此,在进行木材的各种深加工之前,需要将整段的木材锯割成板材,这就广泛地用到锯木机械,所以锯木机械的性能的提高和改善是整个木材加工行业的重要目标。
目前,木材加工行业中,将原木或其它成型木材加工成板材所使用的锯木机械,其送料进给系统及其夹紧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用于夹紧被加工木材的夹头在夹紧时,被加工木材出现松动、滑动现象,使锯割加工不可靠,甚至出现危险;夹紧机构由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夹紧力的大小不易控制,夹紧与松开的时机不易掌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锯木机夹紧送料机构,其目的是使加工件的夹紧更加可靠,实现其夹紧的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有用于其移动的导向结构,一端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锯木机上的锯条运动的主机上,在所述的导向结构上设用于夹紧被加工木材并向主机送料和退料的木材夹紧装置,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上设用于夹紧被加工木材的夹头,所述的夹头与被加工木材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就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提出更为完善的具体实施技术方案:
导向结构的具体方案选用下面三个方案中的一个:
1、所述的导向结构为两根平行的导杆,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通过导套套在导杆上,设与导杆平行的驱动丝杆,所述的驱动丝杆由进给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通过螺母与其配合。
2、或者,所述的导向结构为两个平行的导轨结构,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通过滑板安装在导槽上,所述的滑板即为木材夹紧装置的底板,设与导槽平行的驱动丝杆,所述的驱动丝杆由进给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
3、或者,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通过滑板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滑板即为木材夹紧装置的底板,且为整体结构,设与导轨平行的驱动丝杆,所述的驱动丝杆由进给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
为了使锯木机上的被加工木材在进出端都能被可靠地夹紧,所述的锯木机夹紧送料机构在所述的主机的进出料的两端各设一个,且在被加工木材运动方向上是重合的。
为了使被加工木材可靠夹紧,其两端均需要可靠夹紧,所以在每个锯木机夹紧送料机构上,所述的木材夹紧装置为两个,沿被加工木材的纵向间隔分布。
木材夹紧装置的夹头的位置分布的技术方案:在每个木材夹紧装置上,所述的夹头为两个,按被加工木材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其运动的方向与导杆垂直。
夹紧的动力技术方案,其目的是保证夹紧力的大小适当,且降低工人的操作强度,所以在木材夹紧装置上设气缸,由气压传动系统驱动,所述的夹头的运动由气缸驱动。
下面是夹头的形状的两个技术方案,供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选用:
其一,所述的夹头的形状为凹陷朝向被加工木材的“V”形面。
或者,所述的夹头的形状为与被加工木材表面弯曲形状相应的圆弧面,其圆弧直径大于被加工木材的直径。
下面是夹头上的凸起形状的技术方案,供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选用:
其一,所述的凸起的形状为尖锥形。
或者,所述的凸起的形状为齿条形。
木材夹紧装置的夹紧与松开的位置控制结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机架和主机上设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与所述的气压传动系统的电气控制元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夹紧更加可靠的优点,使得被加工木材不易松动,不会产生滑动,保证了锯割加工生产的稳定和可靠进行,安全性更好;实现了夹紧的自动化,夹紧动作的精度和夹紧的时间精度更高,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杆导套的木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槽滑板的木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导轨滑板的木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士祥,未经冯士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材料的组织材质计测装置
- 下一篇:模块化容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