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液压岩芯钻机动力头的给进回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057.4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文治国;马松岭;杨东明;马增富;周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黄海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钻机 动力 进回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勘探设备,特别是一种全液压岩芯钻机动力头的给进回拖装置。
背景技术
全液压岩芯钻机有两大主要功能,其一是主轴回转,其二是动力头的给进与回拖。现在市场上使用的全液压岩芯钻机的给进与回拖机构均为油缸链条倍速机构式,主要存在问题:给进力与回拖力不一致,回拖力大,给进力小,不能完全满足全液压岩芯钻机钻探工艺需求。油缸链条倍速机构,工作平稳性差,油缸工作时有爬行,给进速度不易控制;易冲击引起烧钻机和钻头打齿。油缸采用节流调速,节流调速易发热,温度过高,液压油易变质。不易精确控制孔底钻压,从而实现高效钻进。油缸长行程控制,受力大时钢性差,易抖动。油缸给进回拖的给进行程局限性大。油缸链条传动装置均装在桅杆体内,发生故障时拆卸困难,拆角工作量大,换件不易,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加压钻进或回拖提升的能力大,速度易调整,且双向能力相等的全液压岩芯钻机动力头的给进回拖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全液压岩芯钻机动力头的给进回拖装置,包括动力头固定安装座、传动链条,其特点是:传动链条装在机架上的两链轮之间,动力头固定安装座的上下两端与传动链条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链轮为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同时与四个液压马达相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主动链轮的传动轴上装有中心齿轮,四个液压马达分别带动的传动齿轮同时与中心齿轮相接,合流输出动力。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液压马达采用端面配流式摆线马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端面配流式摆线马达组驱动的给进回拖机构构成的全液压岩芯钻机,4个马达分别输入,合流输出,输出扭矩大。通过液压可以实现马达组的串联并联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动力头的快速或常速给进回拖。加压钻进或回拖提升的能力大,速度易调整,且双向能力相等,给进平稳,调控方便灵活,减压钻进控制性能良好,给进回拖能力大,效率高,完全满足全液压钻机利用合金钻进、金刚石钻进工艺要求,满足绳索取芯钻具工艺要求。是目前地质勘探行业钻机更新换代、中深孔钻进,国际国内市场前景非常好的优选改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液压岩芯钻机动力头的给进回拖装置,包括动力头固定安装座2、传动链条3和动力输出装置,传动链条3装在机架上的两链轮1、4之间,动力头固定安装座2的上下两端与传动链条3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链轮为主动链轮1同时与四个液压马达5相接。应用4个端面配流式摆线马达5,马达止口定位,端面安装,同侧布置。安装尺寸要求,结构紧凑。马达轴花键传扭,4个马达带动4个传动齿轮,分别输入,合流输出,再带动中心齿轮和花键联接装置,带动链轮、链条,动力头安装座组件,通过缓冲装置带动钻机动力头运动,从而实现动力头的向下给进和向上回拖功能。通过液压可以实现马达组的串联并联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动力头的快速或常速给进回拖。利用容积式调速控制,可以精确调控孔底钻压,从而准确实现加压、减压钻进工艺要求。设计有马达组安装输入箱,安装、调整、维修方便,散热条件良好。布置在桅杆中部,增强了桅杆的结构钢性,相对的提高了桅杆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黄海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黄海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绝对值光电编码液位温度变送器
- 下一篇:铝加工设备退火炉冷却循环水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