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辊冷轧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170.2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1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景雪明;戴卫刚;华钟南;林伟;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双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13/06;B21B39/00;B21B37/4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辊冷轧机。
背景技术
四辊冷轧机在钢铁、轻工和电子产品等生产行业的应用十分普遍,其主要功用是将具有一定厚度的带材轧薄(业界还称之为碾薄)。此外,在文献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对四辊冷轧机的报导也并不鲜见,例如:CN2167794Y推荐有四辊头冷轧机;CN2698479Y介绍有工作辊双向移动式四辊冷轧机;CN2880297Y披露有新型带材四辊冷轧机;CN2930898Y揭示有四辊可逆式数高液压控制冷轧机;CN201040286Y公开有四立柱预应力机架四辊可逆冷轧机,等等。
然而,包括上面例举的专利技术方案在内的市售的四辊冷轧机对于轧制厚度在1mm以上的带材基本上能表现出良好的轧制效果,而对于轧制微薄的例如厚度在1mm以下乃至轧制厚度为0.05~0.4mm以下的带材时,轧制的带材成品率并不会令人满意,因为带材越薄越容易出现松弛现象。当带材处于松弛状态下引入四辊冷轧机的上、下工作辊之间并且由上、下工作辊轧制时,轧出的带材往往会出现一侧平伏而另一侧凹凸不平的不匀致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卷边、绉褶而导致产品报废。
经申请人长期探索并且认为,导致轧出的带材出现不匀致和/或绉褶的问题是由于带材在进入上、下工作辊之前的张力不能得到合理控制所致,因此,如果能在四辊冷轧机的机架(业界习惯称为牌坊)上并且在对应于上、下工作辊的进带口一侧配备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则不失为是一种得以消除前述欠缺的有效手段,前提还须保证原四辊冷轧机的整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藉以使已有技术中的普通的四辊冷轧机适应对某些特殊的例如对0.05~0.4mm的银铜带之类的带材的轧制。申请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上述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带材在保持良好的张力下进入到上、下工作辊之间的四辊冷轧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四辊冷轧机,它包括机架、上、下支承辊、上、下工作辊,上支承辊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上方,下支承辊则安装在机架的工作窗口的下方,上、下工作辊安装在工作窗口的中部,并且共同位于上、下支承辊之间,其中,上工作辊分别与上支承辊和下工作辊辊面接触,而下工作辊与下支承辊辊面接触,特点是: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进带口一侧设有一对彼此保持前后对应关系的第一、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设在所述的工作窗口内,而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尾随于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的后部并且在工作窗口的对应部位探出于所述的机架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一对压板支架、螺杆座板、第一底座、至少一个第一手轮、第一压板和一对第一夹带板,一对压板支架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所述的工作窗口的带材进入口的两侧,螺杆座板的两端置于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上,第一底座固定在压板支架的底部,并且该第一底座的中部构成有一第一夹带板腔,第一手轮固定在第一螺杆的顶部,而第一螺杆的下部旋配在所述的螺杆座板上的螺杆孔中,第一压板和一对第一夹带板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一夹带板腔内,并且第一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第一螺杆接触,其中,一对第一夹带板位于第一压板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带材张力调整机构包括一对悬臂、上固定板、一对滑动导杆、一对滑动导杆座、第二底座、第二螺杆、活动压板、第二手轮、第二压板和一对第二夹带板,一对悬臂彼此保持平行地与所述的机架固定,并且对应于所述的工作窗口的外部的两侧,上固定板的两端固定在一对滑动导杆的顶部,而一对滑动导杆的底部与一对滑动导杆座固定,一对滑动导杆座固定在第二底座上,并且一对滑动导杆座之间构成有一第二夹带板腔,底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悬臂上,第二螺杆的底部固定在活动压板的中部,而第二螺杆的上部通过螺母旋配在上固定板的中部并且探出于上固定板,活动压板的两端套置在一对滑动导杆上,第二手轮固定在第二螺杆所探出于上固定板的顶部,第二压板和一对第二夹带板彼此以叠合状态地置于所述的第二夹带板腔内,并且第二压板上表面与所述的的压板相接触,其中,一对第二夹带板位于第二压板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压板支架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的偏上部各开设有一位置对应并且形状相同的定位槽,所述的螺杆座板的两端可插拨地插置在所述的定位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双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双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设备减振装置
- 下一篇:油浴恒温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