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换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362.3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 益 |
地址: | 21411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管材的加工领域的一种铝管材,尤其是铝换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在社会中使用的热交换设备,多采用内壁光滑的有色金属扁管或椭圆管制成,由于管内壁为光滑设计,导致需要进行热交换的两种物质之间接触不够充分,热交换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大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铝换热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换热管,包含管体,在管体内壁上设置有条状沟槽,该条状沟槽从管体一端延伸至管体另一端。
所述的条状沟槽轴线与管体轴线方向形成夹角a,该夹角a的角度为0°~89°。
所述的条状沟槽的槽壁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
所述的条状沟槽的槽壁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或近似梯形。
所述的条状沟槽的槽深度H为0.01mm~3.00mm之间。
所述的条状沟槽的开口宽度L为0.01mm~3.00mm之间。
所述的条状沟槽的槽壁厚度D为0mm~3.0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光滑金属管壁上开设条状沟槽,使得进入金属管内的流体沿着沟槽运动,加大了流体与金属管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传导效率提高。
2、条状沟槽与金属管轴线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可以使得条状沟槽在金属管内壁上呈螺旋状分布,使液体在管内呈螺旋流动,起到了搅拌的效果,增加了热交换面积,使流过管内的流体充分对流,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3、外壁为光滑面,在扩口和焊接等后续加工中并不需要配备特殊的安装工具,因此没有提高安装成本,由于加强了热交换的效果,可以在原来装置的基础上减少金属管的使用数量,节约了材料,减轻了设备的整体重量,降低了设备能耗,进一步节约能源,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采用金属铝制造,管口具有扁或椭圆形,在金属管内壁上设置有条状沟槽,该沟槽从管体的一端延伸至管体的另一端,使得进入金属管内的流体沿条状沟槽方向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加了流体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条状沟槽可以是沿金属管轴向平行设置的纵向沟槽,也可以是在管体内壁上设置的螺纹状沟槽,条状沟槽横截面局部放大后如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条状沟槽槽壁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槽深度H为0.18mm,条状沟槽的开口端宽度L为0.25mm,槽壁厚度D为0.1mm,为了进一步增加条状沟槽的长度,调整条状沟槽的轴线与金属管轴线方向形成夹角a为20°,使得条状沟槽在金属管内壁上呈螺旋状设置,这样的设计使的流体对流运动充分,热交换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因为加强了热交换的效果,所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可以减少金属管的使用数量,节约了材料,减轻了设备的整体重量,降低了设备能耗,进一步节约能源,因为本实用新型外壁为光滑面,在扩口和焊接等后续加工中并不需要配备特殊的安装工具,因此没有提高安装成本,达到了既经济又环保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倾角测量用重力摆
- 下一篇:翻转下排式环形收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