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电位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773.2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汉诚 |
主分类号: | H01C10/50 | 分类号: | H01C10/50;H01C10/34;H01H19/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00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电位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位器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位器开关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吸尘器等调速电机上,用来调节电机的转速。该电位器一般包括动触片、静触片,被动触片压紧并固定在转轴端头的凸片,凸片的圆周上设有缺口,动触片压在凸片的缺口上时,动触片与静触片闭合时,电流直接流经动触片,此时的电阻最小;动触片压在凸片的圆周上时,动触片与静触片断开,电流流经电位器上的碳膜电阻,此时电阻的大小由凸片转动的位置而定,由于动触片压紧在凸片的圆周上,所以起到了定位作用,转动凸片就能调节电阻的大小,但是由于凸片的圆周是光滑的,动触片与凸片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使得操作者的手感较差,而且转动时没有响声,使得操作者不容易确认凸片所在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电位器开关,其在凸片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突齿,动触片上设有会与突齿作用接触的突起,使得使用者在调节开关时有明显直接的触感反馈,并能发出调节声音,使用者能够直接感觉到凸片调节位置,满足用户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电位器开关,包括动触片、与动触片对应设置的静触片、转轴、以及与转轴固定的凸片,所述动触片压设于凸片的转动表面,所述凸片的圆周表面设有突齿,所述动触片设有与凸片圆周表面压紧接触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电位器开关,包括动触片、与动触片对应设置的静触片、转轴、以及与转轴固定的凸片,所述动触片压设于凸片的转动表面,所述凸片的圆周表面设有突齿,所述动触片设有与凸片圆周表面压紧接触的突起;所述突起为动触片上形成的V形折弯,所述V形折弯的下底尖部朝向凸片的转动表面;所述突起为一端与动触片固定,另一端指向凸片轴心并与凸片的转动表面压触的拨杆。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凸片的圆周面上设有突齿,在动触片上设有与突齿作用的突起,使得使用者在调节开关时有明显直接的触感反馈,并能发出调节声音,使用者能够直接感觉到凸片调节位置,满足用户需要。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通过突齿与突起作用时直接的触感反馈和声音,更加精确的掌握调节的程度,进而更加准确地根据需要来调节电位器的电阻或电流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具体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其中:1 动触片;2 静触片;3 转轴;4 凸片;5 突齿;6 突起;7 V形折弯;8 拨杆;9 外壳;10 静触点;11 碳膜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子电位器开关,包括外壳9和穿过外壳9的转轴3,外壳9内设有动触片1、与动触片1对应设置的静触片2、与转轴3固定的凸片4、凸片4周围的碳膜电阻11以及碳膜电阻的静触点10。所述动触片1压设于凸片4的转动表面,所述凸片4的圆周表面设有突齿5,所述动触片1设有与凸片4圆周表面压紧接触的突起6。凸片4随转轴3转动至凸片4圆周表面的突齿5来到突起6时,动触片1与静触片2断开,此时电位器电流或电阻的大小由凸片4的转动有关,突齿5的凹凸会拨动排挤突起6,使得使用者会有明显的震动触感反馈,突起6与突齿5的齿壁撞击时,还会发出声音。当凸片4的缺口与突起6相对时,压设在凸片4上的动触片1的触头下落与静触片2闭合,此时电位器的电阻最小。
所述突起6为动触片1上形成的V形折弯7,如图1所示,所述V形折弯7的下底尖部朝向凸片4的转动表面。
所述突起6为一端与动触片1固定,另一端指向凸片4轴心并与凸片4的转动表面压触的拨杆8,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在凸片的圆周面上设有突齿,在动触片上设有与突齿作用的突起,使得使用者在调节开关时有明显直接的触感反馈,并能发出调节声音,使用者能够直接感觉到凸片调节位置,满足用户需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通过突齿与突起作用时直接的触感反馈和声音,更加精确的掌握调节的程度,进而更加准确地根据需要来调节电位器的电阻或电流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汉诚,未经张汉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琴键式旋钮开关
- 下一篇:高效节能环保型无卤低烟高阻燃辐照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