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物埋压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851.9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0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正刚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物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特别是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建筑物坍塌时的一种重物埋压救生舱。
背景技术
地震,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目前,每年全世界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数达8000—10000人/次,平均经济损失每次达几十亿美元。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因此,地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敌”。尽管当今世界各国的地震科学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对地震的预报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也能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报。但是,就目前的地震预报来说,其对地震的中短期预报,特别是短临地震的精确预报,仍然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短临地震不能精确预报的缺陷,为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内的人员提供一种能够生存躲避、并能够展开自救活动的重物埋压救生舱。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物埋压救生舱,包括可承载重物冲击和埋压的整体焊接而成的钢板舱体,舱体开设有舱口,舱口处的舱壁上安装滑道,滑道上安装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钻有多个通气孔,舱内底板夹层设置多排减震弹簧,舱内一侧设置有备存生活物资和救生工具以及救生物资的搁物架。
其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可承载重物冲击和埋压的、具有生存环境的、且由钢板整体焊接而成的舱体,从而为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内的人员提供了一个能够躲避生存的空间;同时,舱体内备存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救生工具以及救生物资,因而为灾中或灾后展开的自救和求救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因此,本重物埋压救生舱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的目的,是建筑物内,特别是居民住宅楼内预防地震的必备设施,也是矿井和地铁等地下场所预防坍塌的重要救生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重物埋压救生舱,舱体1由可承载重物冲击和埋压的钢板整体焊接而成,钢板的厚度和强度视其内部空间的大小而定。舱体开设舱口3,舱口采用承载重物能力较强的圆形或椭圆形。舱口处的舱体外壁上安装滑道5,滑道上安装平移的舱门4。舱体的侧壁上钻有多个通气孔2,舱内底板9夹层设置多排重物冲击减震弹簧8,舱内一侧设置有备存生活物资和救生工具以及救生物资的搁物架7。搁物架上备存的生活物资,主要为食品和饮料等。备存的救生物资,主要为口罩、防毒面具、手电筒、灭火器、小型医用氧气瓶、收音机等。备存的救生工具,主要为铁锤、钢凿、铁锹、液压剪、扩音器等。
为了便于外界的抢救和寻找,在舱体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标志和声音报警器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正刚,未经丁正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