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的前窑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0897.0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亚伟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19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前窑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回转窑前窑口耐火浇注料剥落的锚固钉焊接方式。
背景技术
回转窑前窑口包括由耐热钢护板、锚固钉、耐火浇注料、窑筒体,是回转窑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设备之一,长期受到高温物料的冲刷和侵蚀。目前,前窑口锚固钉主要是焊接在耐热钢护板端面和侧面以及部分窑筒体上,焊接方式采用交叉焊接,间距在150~200mm之间。但是,锚固钉焊接在耐热钢板的端面和侧面上,不能很好地连接浇注料和耐热钢护板,前窑口的耐火浇注料容易发生磨损,甚至整体剥落,当耐火浇注料损坏严重时,前窑口就会发生变形,给生产和检修造成很大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前窑口耐火浇注料整体的剥落和大面积磨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的前窑口,改变了该回转窑前窑口锚固钉焊接方式,从而减少了耐火浇注料的整体剥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耐火浇注料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的前窑口,具有窑筒体,窑筒体内壁设置有挡砖圈,窑筒体内壁的近端部设置有近90度角的耐热钢护板,窑筒体的端面以及耐热钢护板的端面和侧面焊接有锚固钉,所述的耐热钢护板近90度角处加焊有一锚固钉。
为了防止倾斜的耐火砖对浇注料的压力影响,在挡砖圈上还加焊一锚固钉。
所述的焊接在挡砖圈上的锚固钉垂直于窑筒体的中线,且在挡砖圈的环形面上均匀间隔排列,间距为170mm。
所述的焊接在窑筒体和耐热钢护板上的锚固钉在前窑口轴向上交错排列,间距为150~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前窑口浇注料的整体剥落和冲刷,提高了耐火浇注料的使用寿命,而且只是在关键部位加焊锚固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般回转窑前窑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回转窑前窑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筒体,2.耐热钢护板,3.挡砖圈,4.锚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回转窑前窑口锚固钉4焊接位置如图1所示,锚固钉4主要焊接在窑筒体1的端面以及耐热钢护板2的端面和侧面,但是在耐热钢护板2近90度角处和挡砖圈3上一般没有焊接锚固钉4,而这部分恰恰是冲刷最严重的区域,浇注料整体剥落是从这开始的。
本实用新型中,前窑口的结构和锚固钉4焊接位置如图2所示,一种回转窑的前窑口,具有窑筒体1,窑筒体1内壁设置有挡砖圈3,窑筒体1内壁的端部设置有近90度角的耐热钢护板2,窑筒体1的端面以及耐热钢护板2的端面和侧面焊接有锚固钉4,所述的耐热钢护板2近90度角处加焊有一锚固钉4,焊接在窑筒体1和耐热钢护板2上的锚固钉4在前窑口的轴向交错排列,间距为150~200mm,焊接在挡砖圈3上的锚固钉4在挡砖圈3的环形面上均匀间隔排列,间距为1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亚伟,未经韩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讯快速恢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