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喷雾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050.4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萍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5/06;B05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大型喷雾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林业和园林等领域中,用于植物保护的喷雾器,以及疾控中心和防疫中心等各个领域所使用的喷雾器,主要是手动喷雾器和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的弥雾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人口的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个体承包将逐趋规模,小则几十亩,多则上千亩,甚至几万亩,而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植保越来越频繁同时周期不断缩短,所以对大型植保机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据调查,目前国内大型喷雾机主要由担架机动喷雾机系列以及由高压汽油动力推车式喷雾机系列,后者不太适合大田作业,前者作业效率较低,且两者都是单一的液力喷雾或单一的气压喷雾,不灵活。另外两者在不同大小宽幅的田块上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大型喷雾机,采用新的工作方式,操作简单轻松,劳动强度小,适合于各种场所:可大田,可上山下坡,且可灵活避开电力杆等障碍物。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大型喷雾机,包括储液箱、动力装置和喷液装置,储液箱、动力装置、喷液装置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喷液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和喷杆,所述喷杆上装有喷头,喷杆通过支撑杆固定,支撑杆又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组成包括高压气源、液源箱、液气转换室、高压液转换室、气流转换室、动力转换装置、连接管道、单向活门、浮球活门、压力控制活门,其中液气转换室、高压液转换室、气流转换室、单向活门、浮球活门、压力控制活门成双对称设置,
液源箱经左单向活门和右单向活门分别与左液气转换室和右液气转换室相连通;
左液气转换室经左浮球活门与左高压液转换室相连通,右液气转换室经右浮球活门与右高压液转换室相连通;
左高压液转换室经高压液流管、左单向阀与动力转换装置输入端相连通,右高压液转换室经高压液流管、右单向阀与动力转换装置输入端相连通,动力转换装置的输出端则与液源箱相连通;
左压力控制活门的受压力端与左高压液转换室相连接,左压力控制活门的控制活门端设置于进入左气流转换室高压气源的管口处,同样,右压力控制活门的受压力端与右高压液转换室相连接,右压力控制活门的控制活门端设置于进入右气流转换室高压气源的管口处;
左气流转换室、右气流转换室内分隔为上部的低压腔和下部的高压腔,低压腔设置有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余气排放口,左气流转换室高压腔经高压气输送管道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左压力控制活门的控制活门端设置于此高压腔中高压气源的管口处,左气流转换室的高压腔经高压气输送管道与右液气转换室相连通,与此对称,右气流转换室高压腔经高压气输送管道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右压力控制活门的控制活门端设置于此高压腔中高压气源的管口处,右气流转换室的高压腔经高压气输送管道与左液气转换室相连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采用多节喷杆,可以自由伸缩,从而适合各大小田块作业;二是采用气能动力喷液装置,取代高压水泵和风机,达到气液喷雾目的,使之有更高的压力;三是采用液压和气压多节伸缩,伸缩方便自如,且可最大程度的收缩;四是喷头采用液力和气力分路控制,从而可液力喷雾和气液喷雾,达到精确控制流量,防止不必要的空间飘移造成的药液浪费;五是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可适于各种环境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施例喷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施例喷液装置组成及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施例喷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大型喷雾机,包括储液箱100、动力装置200和喷液装置300,储液箱100、动力装置200、喷液装置300固定在支架400上,所述的喷液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600和喷杆500,所述喷杆上装有喷头700,喷杆500通过支撑杆800固定,支撑杆800又固定在支架40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500采用分节设置,至少一节,每节可自由伸缩。动力装置200启动后,再启动动力传动装置动作600,得到高压液流经支撑杆800内部(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在外部)的气液管900通入喷杆500,再经喷头700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萍,未经姜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