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X向直线滚动导轨及滚珠丝杠防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072.0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良;张志英;巢勤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查俊奎 |
地址: | 2100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滚动 导轨 滚珠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在卧式车床X向拖板上直线滚动导轨及滚珠丝杠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设置在机床上、下拖板之间的防护装置,该装置用来防止铁屑及切削液进入(直线滚动导轨)滑块或(滚珠丝杠)螺母—运动副内,从而严重影响直线滚动导轨及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不断的发展,直线滚动导轨以其优越的性能(良好的刚性及快速相应特性,降低了导轨安装面的精度要求,降低了加工成本)在数控机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卧式数控机床切削进给运动有X向和Z向两个方向,Z向与主轴轴线平行,X向垂直于主轴轴线(即Z向)。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旋转,滚珠丝杠螺母固定在拖板上不能转动,因此丝杠螺母沿滚珠丝杠轴线方向产生直线运动,带动拖板实现切削进给运动。机床的回转刀架安装在上拖板上,上拖板通过两根直线导轨及四个滑块与下拖板相连接,下拖板上的滚珠丝杠驱动上拖板运动,实现X向切削进给。同样,下拖板通过两根直线导轨及四个滑块与机床床身相连接,在床身上的滚珠丝杠驱动下实现Z向切削进给。
上、下拖板之间的导轨及滚珠丝杠暴露于切削区域,因此必须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采用滑动导轨形式的X向防护因其结构简单比较好处理,而滚动导轨形式的X向防护因其截面复杂较难处理。机床生产厂家常用的防护办法是把X向上、下拖板之间暴露在切削区的区域整个罩起来,做一个层叠(分为内外好几层)可伸缩的防护罩,防护罩最里层固定在下拖板上,防护罩最外层与上拖板相连接,防护罩两侧把直线导轨包起来,X向滚珠丝杠也被罩住了。防护罩随着上拖板的切削进给运动而来回运动——被反复拉伸或挤压。
这种传统的防护方式有种种局限性。因为这种可伸缩的防护罩安装在下拖板的前端,介于下拖板与机床尾架体之间,而下拖板和尾架体是有相对运动的,防护罩需要避开尾架体,因此防护罩的安装空间很小;因X向行程远远大于防护罩安装空间尺寸(通常有2-3倍),防护罩被迫设计为内、外层叠好几层的结构;有的为了减少层叠数量,增大防护罩安装空间,特意铣掉尾架体与防护罩干涉的那一部份,这样是以削弱尾架刚性为代价的,这是其一。
其二,层叠的防护罩因结构所限,缺乏灵活的伸缩性,大大影响X向快速进给速度及响应特性。
其三,层叠的防护罩拉伸后盖在下拖板上方,减小了机床“过拖板最大车削直径”这一主要参数。
如何改进X向拖板防护结构,克服传统层叠防护罩的局限性,这就是研发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可靠、方便地实现X向直线滚动导轨及滚珠丝杠的防护装置,该装置不会与尾架体干涉,也不会影响X向快速进给速度及响应特性和机床的“过拖板最大车削直径”这一主要参数。
该X向直线滚动导轨及滚珠丝杠防护装置,包括刮屑板、盖板、大压块和侧刮板;上拖板前端装有刮屑板;下拖板的中间凹坑上装有盖板;直线导轨侧部装有大压块,大压块与下拖板连接;刮屑板的下端面与大压块顶面、盖板上表面以及直线导轨的截面成滑动接触;侧刮板连接在上拖板两侧,侧刮板的内侧面与大压板的外侧面成滑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X向上、下拖板切削区,通过大压块及盖板构造简单、规则平面,从而使侧刮板及刮屑板轻松达到刮屑目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防护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使该装置用简单、可靠的方式实现刮屑防护。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斜床身机床X向上拖板在最前位置状态时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的中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斜床身机床X向上拖板在最后位置状态时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表示图3的中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图1(3)的A向视图。
图中省略了滚珠丝杠后面的轴承座及伺服电机驱动机构,省略了下拖板与机床床身之间的直线导轨及滚珠丝杠的连接及进给驱动关系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下拖板1、直线导轨2、滑块3、上拖板4、小压板5、大压块6、侧刮板7、端板8、刮屑板9、盖板10、轴承座11、丝杠螺母座12、滚珠丝杠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