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1181.2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F16L11/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液压 系统 油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由两端的金属接头件和两金属接头件连为一体的连接管组成,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使用的环境温度较高,目前连接管采用钢管,在制作时需采用焊接与弯制制造工艺,由于两金属接头件之间的钢管不能吸收振动能量,振动产生的应力长时间作用会导致接头件与钢管连接处疲劳裂纹与断裂失效,这样会导致液压系统漏油和故障,影响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发动机液压系统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延长的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由两金属接头件和两金属接头件连为一体的连接管组成,所述的连接管由聚四氟乙烯软管和聚四氟乙烯软管外的钢丝编织层组成,聚四氟乙烯软管和钢丝编织层的两端与两金属接头件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
所述的两金属接头件分别为球接头芯和弯接头芯,球接头芯与连接管连接的一端为波浪状的外表面,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具有波浪状的内表面,弯接头芯与连接管连接的一端为波浪状的外表面,聚四氟乙烯软管和钢丝编织层的一端卡接于球接头芯和第一连接套筒之间,聚四氟乙烯软管和钢丝编织层的另一端卡接于弯接头芯和第二连接套筒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均布的凸起筋。
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采用这样的结构,连接管由耐老化、耐高温、柔性好的聚四氟乙稀软管作内管外加钢丝编织层作增强层的外管,可有效吸收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的振动,消除了钢管硬连接中产生的扭、拉、剪等应力对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的破坏,保证发动机液压系统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结构简单,重量减轻,易于制造与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使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布置更加灵活,便于安装与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1、球接头芯;2、第一连接套筒;3、连接管;4、第二连接套筒;5、弯接头芯;6、聚四氟乙烯软管;7、钢丝编织层;8、凸起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由球接头芯1、第一连接套筒2、连接管3、第二连接套筒4和弯接头芯5组成,连接管3由聚四氟乙烯软管6和钢丝编织层7组成,球接头芯1与连接管3连接的一端为波浪状的外表面,第一连接套筒2和第二连接套筒4具有波浪状的内表面,第一连接套筒2和第二连接套筒4的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均布的凸起筋8,弯接头芯5与连接管3连接的一端为波浪状的外表面,聚四氟乙烯软管6和钢丝编织层7的一端卡接于球接头芯1和第一连接套筒2之间,聚四氟乙烯软管6和钢丝编织层7的另一端卡接于弯接头芯5和第二连接套筒4之间。
这样的结构,连接管由耐老化、耐高温、柔性好的聚四氟乙烯软管作内管外加钢丝编织层作增强层的外管,可有效吸收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的振动,消除了钢管硬连接中产生的扭、拉、剪等应力对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的破坏,保证发动机液压系统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结构简单,重量减轻,易于制造与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使汽车发动机液压系统油管总成布置更加灵活,便于安装与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配重固定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挤压式金属管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