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1579.6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自强;杨波;向兴海;胡伦松;顾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2 | 分类号: | H01R12/3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结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定位导电端子的定位块。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及大致垂直接触部的定位部。所述定位块设有若干收容定位部的通孔,以达到定位的目的,便于焊接。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更方便导电端子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往往设有尖角。然而,导电端子在形成尖角(即,在切尖角的工序中)时,只要导电端子与定位块的通孔之间有间隙,所述导电端子将会产生偏摆,不利于尖角部的加工。
所以,有必要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能够被稳定固持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对接部及自对接部延伸的竖直部,所述限位块包括若干贯穿的用以供竖直部部分穿过的通孔,所述竖直部包括第一竖直部、位于第一竖直部上方的第二竖直部及位于第一、第二竖直部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收容于限位块的通孔内且与通孔的内壁相抵压,所述第一竖直部包括自由末端,所述自由末端设有尖角部,所述尖角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设置与限位块的通孔相抵压的凸起部,所述导电端子能够被稳定的固定,进而便于尖角部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被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中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下方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中导电端子的立体放大图。
图9是图7中下方电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
图10是图9下方电连接器削去部分限位块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于电路板200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与绝缘本体1相配合的金属架体5及套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后盖6。所述电连接器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堆叠结构,其包括上方电连接器及下方电连接器。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及大致位于第一绝缘本体10下方的第二绝缘本体20。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0包括对接部11及与对接部11一体延伸的延伸部12。所述对接部11设有若干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收容孔110。所述对接部11包括位于其后端的定位部111及位于定位部111两侧的凹槽112。所述延伸部12包括向下延伸的肩部15。
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包括基体部21、突出基体部21的收容部22及自基体部21两侧向后延伸的两个翼部23。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0包括若干贯穿基体部21及收容部22的收容道24。所述翼部23之间设有开口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微型自然光收集器的节能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