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凸轮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634.1 | 申请日: | 200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5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祥;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云祥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3/42;H01H3/2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艳 |
地址: | 215515江苏省常熟市古***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自动 切换 开关 凸轮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更具体地讲是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凸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周知,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是由两台带附件的断路器、一套单电机传动的凸轮传动机构以及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在工作时,由两台断路器对常、备用两路电源进行切换,同时要求当一台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另一台断路器不允许合闸,主要用于不允许停电的重要场所。这种切换开关采用电动机驱动,经减速器减速后由传动轴带动凸轮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对应的两个滑块作“向上”或“向下”直线滑动,而滑块又与断路器的手柄进行联动,因而断路器将随之“合闸”、“分闸”或“再扣”。已有技术中的凸轮传动机构,它无法解决自动切换开关中需要独立的机械联锁问题,所以它的切换动作的可靠性差,并且整个切换开关的高度较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53189Y中,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中的凸轮传动机构”,该专利利用凸轮、滑块、滚子的机构很好地解决了切换装置的机械联锁问题,但还存在断路器合、分闸时,因断路器过“死点”后速度比电机的转速快,致使滑块与凸轮碰撞,从而减少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使用寿命的缺陷,并且还存在主、备用电源断路器之间的切换时间长的缺陷。针对上述,在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365752C中,又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传动机构”,它能避免断路器操作机构在过“死点”时的加速运动使滑块与驱动滚子之间发生碰撞,同时能缩短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切换时间。但存在的不足是:当凸轮带动滑块使断路器手柄过再扣点后,由于断路器手柄存在有一定量的回弹,因此会使凸轮与滑块之间出现卡死现象,从而造成断路器中的弹簧易损伤,甚至会发生断路器手柄断裂现象,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凸轮传动机构,它不仅能改善凸轮与滑块之间的工作方式,有效避免凸轮与滑块之间出现的卡死现象;同时在自动切换开关中无需独立的机械联锁,从而可有效提高切换开关动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凸轮传动机构,它包括电机10、底板2、传动轴6、凸轮3、两个设置在底板2上的滑块1、5、大圆盘8,所述电机10与传动轴6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轴6与凸轮3连接,其特点是:所述每个滑块1、5上设有一个合闸驱动滚轮13、14、一个分闸驱动滚轮21、19和一个限位柱11、16,并且所述的分闸驱动滚轮21、19和合闸驱动滚轮13、14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所述凸轮3上有两个拨杆A、B,两个拨杆A、B上形成有合闸驱动作用面12、24和分闸驱动作用面20、25,所述合闸驱动作用面12、24和分闸驱动作用面20、25与对应滑块1、5上的合闸驱动滚轮13、14和分闸驱动滚轮21、19配合,驱动所述滑块1、5作往复直线运动,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所述凸轮3的上方连接有一能跟随凸轮3一起转动的大圆盘8,大圆盘8上设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与对应滑块1、5上的限位柱11、16配合限制滑块的运动,使两台断路器中只能有一台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每个滑块1、5上开设有滑动槽23、17,分闸驱动滚轮21、19通过各自的滚轮轴探入滑动槽23、17内并可沿滑动槽23、17移动,同时在分闸驱动滚轮21、19的滚轮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分闸驱动滚轮21、19自动回位的复位弹簧22、18。
本实用新型所述复位弹簧22、18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滑块1、5上、另一端分别与分闸驱动滚轮21、19的滚轮轴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弹簧22、18为拉簧、扭簧或压簧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圆盘8可转动地套设在传动轴6上,并通过圆盘支柱9与凸轮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云祥,未经方云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液晶背光模组光学膜片新型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