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电信省力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752.2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楼;周兴华;顾兴保;倪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9/02 | 分类号: | B23D29/02;B26B13/22;B26B13/2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电信 省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中的一种多用电信省力剪。
背景技术
电信省力剪是最基本的五金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扳金行业,它可以实现对铁皮的剪裁。电信省力剪的结构通常包括:左右两个钳头通过中心螺栓连接,在钳头的尾部由两个螺栓与钳柄连接,两个钳柄的上端通过螺钉铰接,在螺钉上套装有撑开弹簧,同时在钳柄上还设有锁扣。使用时,打开锁扣,钳柄通过撑开弹簧的弹力自行张开,钳头也随之打开,然后通过对钳柄施力,使两个钳头相互靠拢,从而达到剪切铁皮等物件的功能。这种传统的电信省力剪的结构比较简单,当它用来剪裁较厚的铁皮时,必须对钳柄施加较大的力才行,所以比较费力,并且操作者在使用这种电信省力剪进行现场作业时,一旦需要裁剪铁丝,容易损坏钳头上的刃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操作比较省力而且可以剪切铁丝的多用电信省力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多用电信省力剪,包括一对钳头和一对钳柄,一对钳头通过中心螺栓相互活动铰接,两个钳柄的上端部通过螺钉相互活动铰接,在一个钳头上设置有限位销轴,在另一个钳头上设置有豁口,所述限位销轴和豁口组成一个限位结构,在两个钳柄的上部设置有滑档槽,滑档槽由两个定位孔及连通定位孔的滑道组成,两个钳头的下体部分分别嵌设在两个钳柄的上体部分,在与钳柄上部的滑档槽相应位置的钳头的下体部分上分别设置有销轴,销轴活动设置在滑档槽中,两个钳头的下端部分别连接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设置在钳柄的下体内部的卡扣上,在一个钳头的下体部分固定设置有剪切刃口,在一个钳柄上通过定位销固定设置有一个刀垫,刀口和刀垫组成一个剪切刀口。
所述的滑档槽呈U形。
在所述螺钉上套装有撑开弹簧。
在其中一个钳柄上设置有L形锁槽,在另一个钳柄上设置有导向槽,在所述导向槽里设置有推钮,推钮可沿导向槽滑动,设置在推钮上的凸块可嵌入L形锁槽。
在推钮内侧还设置有波形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采用滑档槽,可以增加钳柄上施力点的力臂的长度,使得钳头的作用力明显增大,从而在剪裁时达到省力的目的,增加的剪切刀口后可以有效的剪切铁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电信省力剪在一档位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电信省力剪在一档位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电信省力剪在二档位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多用电信省力剪的左钳头结构图
图6是图1所示多用电信省力剪的左钳柄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多用电信省力剪的右钳柄的左视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中:1、钳头,2、钳头,3、中心螺栓,4、螺钉,5、钳柄,6、推钮,7、定位销,8、刀垫,9、刀刃,10、撑开弹簧,11、钳柄,12、滑档槽,13、滑档槽,14、销轴,15、销轴,16、拉簧,17、拉簧,18、卡扣,19、卡扣,20、波形垫圈,21、锁槽,22、导向槽,23、凹槽,24、凹槽,25、凸块,26、限位销轴,27、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用电信省力剪,包括一对钳头1、2和一对钳柄5、11,一对钳头1、2通过中心螺栓3相互活动铰接,两个钳柄5、11的上端部通过螺钉4相互活动铰接,在钳头2上设置有限位销轴26,在钳头1上设置有豁口27,限位销轴26和豁口27组成一个限位结构,在两个钳柄5、11的上部设置有U形的滑档槽12、13,两个钳头1、2的下体部分分别嵌设在两个钳柄5、11的上体部分的凹槽23、24内-如图6、图8所示。在与钳柄5、11上部的滑档槽12、13相应位置的钳头的下体部分上分别设置有销轴14、15,两个钳头1、2的下端部分别连接有拉簧16、17,拉簧16、17的另一端设置在钳柄5、11的下体内部的卡扣18、19上,在钳头1的下体部分固定设置有剪切刀刃9,在钳柄11上通过定位销7固定设置有一个刀垫8,刀刃9和刀垫8组成一个剪切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