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2019.2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平;王召垒;王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08 | 分类号: | F16H1/0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中的一种变速装置,特别是采用弧齿圆柱齿轮的减速器,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减速器有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最典型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主要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以及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上的一个主动齿轮和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的一个从动齿轮组成,主、从动齿轮均是直齿或者斜齿圆柱齿轮,两者相互啮合。这两种减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在齿轮传动啮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轴向分力,必须使用轴向定位装置防止齿轮滑动和传动轴的蹿动,这样轴向定位机构就存在轴向磨擦与磨损;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直齿轮传动啮合过程中尽管不会有轴向力的产生,但其传动平稳性差,噪音较大,轮齿抗弯强度低。显然上述两种齿轮减速器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满足高速、重载减速传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速、重载减速机构发展的需要,提供一种在啮合时无轴向传动分力,齿轮啮合重叠系数大,齿面接触强度好,传动平稳,噪音小的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改进实现的,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包括箱体及箱体内安装的主、从动轴和主、从动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齿轮为弧齿圆柱齿轮。
所述的弧齿圆柱齿轮的齿线是圆弧线,齿廓为渐开线或圆弧线,周向齿槽宽度相等。齿线的圆弧半径大于齿轮厚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为人们提供一种由弧齿圆柱齿轮构成的新型减速器,来弥补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传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传动噪声低、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与安装要求低等特征。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具有更好传动特性的弧齿圆柱齿轮实施啮合传动,啮合齿轮的特征是:齿线是圆弧的一部分,齿廓为渐开线或圆弧,周向齿槽宽相等。通过主动弧齿圆柱齿轮与从动弧齿圆柱齿轮的齿数比来减速,从动轴输出速度,达到在啮合时无轴向传动分力,重叠系数大,齿面接触强度好,传动平稳,噪音小的目的。特别适合于高速、重载减速机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弧齿圆柱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一种装配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一种装配平面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弧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剖视图;
图中:1轴孔,2弧齿端面,3轮齿齿线,4齿槽,5从动齿轮,6从动轴,7轴承,8主动轴,9主动齿轮,10箱体,11轴承,12套筒,13套筒,14轴承盖,15轴承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弧齿圆柱齿轮上有轴孔1,弧齿端面2,齿廓为渐开线,轮齿齿线3是圆弧线,齿线的圆弧半径大于齿轮厚度(弧齿两端面2之间的长度)的一半,周向齿槽4的槽宽相等。
图2、3所示,一典型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示意简图,在箱体10内通过轴承7、11安装从动轴6、主动轴8,从动轴6和主动轴8上分别安装从动齿轮5、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5与主动齿轮9啮合。
图4所示,弧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图,弧齿圆柱齿轮的齿线是半径为RT的圆弧线,RT须大于齿轮厚度的一半,或者可以认为直齿圆柱齿轮的齿线圆弧半径值RT为∞。其齿线是圆弧的一部分,在弧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分度圆截面处各点的周向齿厚度St、Sc相等、周向齿槽宽度PT、PC相等,St=Sc、Pt=Pc。
图5所示,为一典型弧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装配剖视图。主动轴8为输入轴,通过滚动轴承11、套筒12、轴承盖14和联接螺栓、密封环安装固定在箱体上。从动轴6为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7、套筒13、轴承盖15和联接螺栓、密封环固定在箱体上。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5分别安装在主动轴8和从动轴6上,相互啮合,通过啮合传动实现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