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尘筒锁扣机构的真空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054.4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8 | 分类号: | A47L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尘筒锁扣 机构 真空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种带有尘筒锁扣机构的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袋真空吸尘器作为吸尘器产品的主流,已步入到 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和各大消费场所。无袋真空吸尘器,通过采用中心 过滤器、惯性或旋风等技术,将夹带在气流中的灰尘等颗粒从气流中 分离出来,实现气固分离,灰尘等颗粒随之沉淀在尘筒内。在整个操 作使用中,虽然滞留在尘筒内的灰尘等颗粒杂质逐渐增多,但无袋真 空吸尘器仍能保持较高的吸力,基本没有压降损失。
当灰尘颗粒盛满尘筒时,使用者通常将尘筒从吸尘器主体上拆卸 下来,将尘筒倒置,通过尘筒一端开口将筒内的灰尘颗粒倒入垃圾袋 中。或者尘筒设置有锁扣,通过激活锁扣打开尘筒底部,从而将尘筒 内的灰尘颗粒倒入垃圾袋中,达到清空尘筒内灰尘颗粒的目的。所述 的带有锁扣的吸尘器,通常都有一个把手,在尘筒与吸尘器的底座相 连接时,使用者通过握持该把手时很方便地实现举起整个真空吸尘 器;在尘筒与吸尘器的底座分开时,使用者通过握持该把手同样也很 方便地实现将尘筒举起,并将尘筒拿到垃圾袋进行清空处理。然而, 这类吸尘器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当使用者握持把手举起整个真空吸尘 器时,可能出现手不经意地向前推触及锁扣机构而松脱了将尘筒固定 在底座上的锁扣机构,以此带来的后果是,底座可能会完全脱离尘筒 而掉在地上,这会对底座造成损坏,并可能触及使用者的脚,给使用 者带来伤害和使用的不方便。
为解决上述潜在的问题,专利公开号CN1988832A,申请人戴森 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一种改进型技术方案。图1~图3b为 戴森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直立 式真空吸尘器1包括底座2、由底座承载的分离装置3,该分离装置3 连接一个集尘室4。真空吸尘器1的下部包括一个与地板表面接触的 吸尘头5。支撑轮7安装在底座2的两侧以支撑吸尘器1,使其自如 地在地板表面上移动。图中所示,分离装置3还包括把手12可让使 用者将整个吸尘器1举起并携带。吸尘器1包括一锁扣机构11,锁扣 机构11位于底座2和分离装置3上。当分离装置3的集尘室4中收 集的灰尘等颗粒需要清空时,通过激活锁扣机构11从而释放位于底 座2上的分离装置3。
图2a和图2b示出了完整的锁扣机构11。锁扣机构11包括按钮 16、主钩元件13、枢轴14、突起部分15、唇部17等部分。主钩元件 13下部具有一枢轴14使得主钩元件13可以转动连接在中心柱8上。 所述的中心柱8位于底座2(如图1所示)上,其从电机壳体(图中 未示)上向上延伸以给吸尘器1的组件提供支撑。突起部分15从远 离中心柱8的方向再下方伸出,并且位于枢轴14的上方。主钩元件 13的上部包括一个供使用者操作的按钮16。图2a示出了处于闭合位 置的锁扣机构11,其中分离装置3连接在底座2上。主钩元件13的 突起部分15被布置成与分离装置3的把手12上的唇部17相啮合。 当使用者想要取下分离装置3时,通过向前推动按钮16,使得主钩元 件13向着中心柱8的方向转动,直到突起部分15与把手12的唇部7 脱开。从而,锁扣11被打开,以此卸下分离装置3,如图2b所示。 当使用者想要重新将分离装置3连接安装到底座2上时,使用者只需 将分离装置3推回到底座2上的位置即可。如此操作时,主钩元件13 被向后推动直到其跳过把手12上的唇部17。然后弹簧或者其它的弹 性装置(图中未示)将主钩元件13复位至其直立位置,使得突起部 分15与把手12上的唇部17相啮合,分离装置3被固定到底座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