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388.1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盛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科缆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1164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线机用 异形 单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线机,尤其是一种绞线机上使用的予扭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异形截面线材的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绞线机是电力电缆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长期以来,由于所使用的线材均为圆形截面,无方向性,因此,绞线机上仅需安装单个导轮即可完成多股导线扭制成形的需要。
仅年来随着电力工业和电气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提高输电能力,降低损耗,减少导线之间的空隙,提高通电能力,人们通过设计异形截面的导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梯形截面导线是一种常见的新型导线,这类导线在进行绞制时,必须使各股导线按设定的角度进行合并后形成完整的圆形截面进行绞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圆形截面线通过挤拉模,直接进入合股模中进行绞扭,这种方法不仅使得绞线机结构复杂,而且严重影响到导线的机械、电气性能。因此,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合适的予扭装置,致使异形截面电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由于没有合适的异形截面导线予扭导引装置而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异型截面电缆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根据导线截面形状调整导线进入予扭模具中的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包括过线轮架16、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上过线导轮18安装在小轴17上,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小轴17’上,小轴17、17’安装在过线轮架16上,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之间形成一个与待扭线材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32,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线轮架16与穿过分线盘15的转轴13的一端相连,转轴13上设有球头结构34,球头结构34的一部分位于分线盘15上的球窝中,它的另一端位于压盖14上的球窝中,压盖14和分线盘15通过连接螺栓相连,转轴13上设有贯通的、与通孔32相通的过线孔33。
所述的过线轮架16与转轴13的一端通过螺纹相连。
所述的小轴17、17’上安装有轴承29、29’,所述的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所述的轴承29、29’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各种截面导线的正确入模的问题,采用球面结构,不仅可调整转角,而且可调整俯仰角度,使导线按设定的角度进入予扭模中。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下过线轮之间的通孔的形状的不同可设计成梯形、三角形、Z形、五边形、菱形截面的异形导线的予扭成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调整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予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予扭装置在分线盘上的使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
图中20为轴套,30为平垫圈,31为开口销。
一种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包括过线轮架16、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其中过线轮架16由两片组成,如图2所示,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夹装在两片过线轮架16上,两片过线轮架16相对于分线盘15的一面通过螺纹与穿装在分线盘15上的转轴13的一端相连。上过线导轮18安装在小轴17上的轴承29上,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小轴17’上的轴承29’上,小轴17、17’穿装在过线轮架16上,小轴17、17’与过线轮架16相接触的位置处安装有轴套20,并通过平垫圈30及开口销31实现定位。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之间形成一个与待扭线材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32。转轴13上的中段位置处设有一个便于万向转动的球头结构34,球头结构34的一部分位于分线盘15上的球窝中,它的另一端位于压盖14上的球窝中,压盖14和分线盘15通过连接螺栓28相连,转轴13上设有贯通的、与通孔32相通的过线孔33。如图1所示。当需要调整通孔32的角度时,可先松开连接螺栓28,用手转到过线轮架16到合适的角度(包括转角和俯仰角,如图3所示)再拧进连接螺栓28即可。
通过使各予扭装置按一定的角度分布在分线盘15上可最终使异形导线按预期的规律进入模具中进行绞扭合股,使异形导线不会出现因为入模角度不同而无法合股的现象,同时使得整个生产线节拍合理顺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科缆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科缆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圆单线绞合装置
- 下一篇:输电线路实时监测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