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232.5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4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富波 |
主分类号: | B62B9/08 | 分类号: | B62B9/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同步 刹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手推车后轮的刹车结构种类繁多,多为设置在后轮处,有的在两后轮处均设有踏板,当踩下踏板时,踏板上的嵌齿能够嵌入到后轮上所设的齿部空缺中,从而达到阻止后轮转动的目的,但其刹车的控制是左右两轮分别控制,即踩左边的踏板可刹住左边的车轮,踩右边的踏板可刹住右边的车轮,所以在操作上比较麻烦,若遇到紧急情况时,常无法将左右两轮同时刹住,造成手推车的移晃及旋转,导致手推车有倾倒的危险,可能将车内的婴儿摔伤;但也并不表示单边控制单边的刹车就都不适用于婴儿车,还是有部分的婴儿手推车适用,例如慢速行驶的婴儿手推车、或行驶于平稳路面的手推车等;但对于以较高速度行驶、或行驶于较为陡峭的斜坡路面时,基于安全性的考虑,两后轮同步刹车就显得很重要,也有国家如英国,将单踩而双边刹车的功能作为产品的安全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可单踩其中一边就实现双边同步刹车、而单踩另一边可实现双边同步解刹功能的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用以与婴儿车的一对车轮配合,同时控制该对车轮的刹车或解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包括:
一对控制盒,分别枢接在婴儿车两脚管下端;
一对止动盘,分别通过其一端与所述一对车轮中的一个枢接,并与车轮同轴;在止动盘另一端之端面上设有离合孔,离合孔以止动盘圆心为中心呈环状排列;
连接轴,连接在控制盒与止动盘之间,且止动盘可绕连接轴之轴心转动;
离合销,设置于控制盒内,其由大径端和小径端组成,小径端可滑出部分于控制盒外插入上述离合孔内;
一刹车踏板,铰接在一个控制盒内的连接轴上且伸出一部份于盒外,在该刹车踏板一侧设有其转动时可将离合销小径端顶出控制盒外的圆弧形滑槽;
一解刹踏板,铰接在另一个控制盒内的连接轴上且伸出一部份于盒外,在该解刹踏板一侧设有其转动可将离合销小径端顶出控制盒外的圆弧形滑槽;
复位弹簧,设置于控制盒内,套在所述的离合销的小径端上;
一联动件,其连接在刹车踏板与解刹踏板之间。
由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踏板与解刹踏板一侧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的刹车踏板与解刹踏板上的圆弧形滑槽均设置在凸台上;由凸台的延伸基面开始,滑槽由高度逐渐增加的斜坡段和与延伸基面平行的水平段组成,在水平段的滑槽内,设有稍微内凹的限位坑。
由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设有导柱,导柱沿轴向设有导向孔,所述的离合销可沿导向孔滑动,其小径端可滑出控制盒外与止动盘上的离合孔配合,其大径端可在刹车踏板或解刹踏上的滑槽内滑动;所述的复位弹簧安装在导向孔内。
由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踏板、解刹踏板、控制盒以及止动盘上均设有与连接轴配合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使用脚底操作,可通过单踩刹车踏板就可实现双边同步刹车、而单踩解刹踏板可实现双边解刹功能,操作非常方便,不损伤操作者鞋面,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婴儿车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婴儿车脚管和车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踏板和解刹踏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原理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1,安装于婴儿车脚管2与车轮3之间;
如图2至图4所示,该婴儿车同步刹车结构1包括:
一对控制盒10,分别枢接在婴儿车两脚管2下端;每个控制盒10均由左右两个盖子连接组合而成,在其中一个盖子的内侧设有导柱101,导柱101沿轴向设有导向孔102;
一对止动盘11,每个止动盘11均通过其一端枢接在一车轮3上,并与车轮3同轴;在止动盘11另一端之端面上设有离合孔110,离合孔110以止动盘11圆心为中心呈环状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富波,未经杜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