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490.3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锜;郑宁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4 | 分类号: | H01R12/24;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电路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日益呈现小型化、微型化的趋势,安装内置电路的电路板也趋向小型化、微型化,而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因其高度的挠曲特性及轻薄的结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追求结构小型化的电子产品上。
软性电路板一般通过一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与电子产品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电性连接。公元2002年8月8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2002/0106924号揭示了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内部收容有若干个端子,绝缘本体枢装有一转动盖。
然而,上述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端子数目增多时,在端子间距一定的情况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长度将会变长,从而占用较大的空间,而无法适应现代电子产品小型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长度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导电端子数量,从而节省空间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板,该基板分别向前、后方向延伸出一端子板,每一端子板皆具有底板和侧板,每一端子板上皆装设一转动盖,每一底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端子槽,该若干个端子槽内装设有与之相应的若干个导电端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由于具有两组端子板、转动盖和导电端子,从而实现在其长度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导电端子的数量,也可以保持在导电端子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缩短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长度,藉此实现节省空间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转动盖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转动盖组装到绝缘本体上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辅助臂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转动盖、辅助臂组装到绝缘本体上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一转动盖开启,另一转动盖闭合时的立体图。
图10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在一转动盖开启,另一转动盖闭合时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0
基板 11 固定槽 112
基板端子槽 114 底板 12
凹槽 122 端子槽 124
侧板 13 枢转槽 132
限位槽 134 插接孔 136
卡合槽 138 焊接槽 139
端子板 14 转动盖 20
转轴 24 枢转轴 26
卡滞面 261 挤压部 262
抵顶槽 28 卡合块 29
导电端子 30 上臂 31
第一接触部 311 下臂 32
第二接触部 321 连接部 33
焊接部 34 辅助臂 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4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身碟结构
- 下一篇:整体式LED条形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