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3771.9 | 申请日: | 200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华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200072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是指一种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鞋底又是鞋子的重要部件。目前使用的鞋底常具有如下缺点:其一是鞋底普遍硬度较大,不但使用者穿着时很不舒适,而且在行走过程中,鞋底的反作用力不能得到消除,全部作用于脚跟,容易引起脚跟的不适,甚至使人产生疼痛感;其二,目前虽出现一些具有按摩保健功能的鞋底,但大都是在鞋垫上设置按摩凸起或按摩珠等辅助性部件,而鞋底本身还不具备真正的按摩功能。另外,目前鞋底的下底面大都采用平面结构,没有减震结构,直接将地面对足部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足部,容易造成足部疼痛。此外,鞋底的这种平面结构也不具备防滑功能,使用者在阴雨天气户外行走时容易脚底打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且具有一定防滑功能的减震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上底面设有多个减震单元,多个减震单元均匀分布。
所述的减震单元由一对呈乳头状的可压缩变形的弹性减震颗粒组成,两个减震颗粒对称设置,每一个减震颗粒均为直立的半圆柱体结构,中间竖向开有条型槽,两个减震颗粒的条型槽对称开设。
所述鞋底和减震颗粒的材质均为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可采用弹性橡胶等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鞋底的下底面设有多个弹性减震颗粒,使用者的足部和减震颗粒直接接触,减震颗粒承重时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对使用者的足部具有较好的减震功能和缓冲功能,并且多个弹性减震颗粒还具有很好的足底按摩功能,可有助于消减使用者行走过程中的疲劳。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鞋底的下底面设有多个拱形支撑件,多个拱形支撑件呈连续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鞋底的下底面设有多个拱形支撑件,通过该拱形支撑件与地面接触,该拱形支撑件具有减震功能,和上述的减震颗粒配合使用,更增强了本实用新型鞋底的减震功能,同时,在鞋底的下底面设置多个拱形支撑件,可增加鞋底的可弯曲度,有效防止鞋底断裂,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这些拱形支撑件还具有很强的防滑功能,可适于晴天、雨天两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震鞋底具有具有较好的减震作用和缓冲作用、能对行走过程产生助推力并能起到足底按摩功能,同时该减震鞋底还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震鞋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鞋底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鞋底的减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减震鞋底,鞋底1的上底面均匀设有多个减震颗粒,其中对应于脚掌、脚弓和脚跟处的减震颗粒均不等高,以和使用者的足部相适应,多个减震颗粒均为乳头状的可压缩变形的弹性减震颗粒,其中相邻的一对减震颗粒2a、2b构成鞋底的一个减震单元2,由此形成多个均匀分布在鞋底上底面的减震单元2,组成一个减震单元2的两个减震颗粒2a、2b对称设置,每一个减震颗粒2a、2b均为直立的半圆柱体结构,中间竖向开有条型槽,组成一个减震单元2的两个减震颗粒2a、2b的条型槽对称开设。
鞋底1的下底面主要对应在脚掌处设有多个拱形支撑件3,多个拱形支撑件3呈连续状分布,该拱形支撑件3既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还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
本实施例中,鞋底1和减震颗粒2a、2b以及鞋底的拱形支撑件3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均采用弹性橡胶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华,未经王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