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839.3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7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光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断被排放于河涌里,使得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因此,自来水公司在处理水时,只好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对水进行消毒,人体长期摄取这些物质对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滤水器,该滤水器大体呈U状,其上端盖直接塞套于水龙头的出水口处,壳体则套接棉料。当打开水龙头的水往该滤水器上端盖注入,水中较大的杂质、重金属被壳体套接的棉料隔离,即可流出较为干净的水。待棉料出现变色或硬化现象时,从自来水龙头的出水口处拔下滤水器并更换新的滤水器即可继续使用,这种结构的滤水器在使用上虽然相当方便,但该滤水器的过滤物只为棉料,只能过滤水中较大的杂质,而微小的细菌、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却不能被过滤,而且滤水器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使得棉料成了细菌繁殖的温床,如果被过滤的水不能被长时间煮沸使细菌死亡而饮用,致使人体出现中毒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滤水效果好、使用安全且结构简单的滤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水器,包括设有进水口的上端盖、与上端盖相匹配的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带空腔的过滤层和设在空腔内的吸附层,滤芯下部开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水孔。
所述过滤层的截面为花瓣状。
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滤网。
所述壳体与出水孔对应位置处开有出水口。
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滤水器进行改进,改变滤芯的结构,滤芯内增设过滤层和吸附层,过滤层和吸附层的下端部均设有出水孔,吸附层内装有活性炭。将上端盖套接于水龙头出口处,水流入壳体与呈花瓣状的过滤层的间隙内,再渗透入过滤层内,到达过滤层内的水通过吸附层内的活性炭对杂质以及各种细菌的吸附,最后经过滤后的水从壳体的出水口处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滤水器对水进行多重的过滤,保证了水质的纯净。因过滤层和吸附层的下端部均设有出水孔,使得滤水器的活性炭不被浸泡于水中,因此杜绝了细菌的滋生。需要滤水时,只需直接套接于水龙头出水口处,即可进行过滤,方便快捷又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滤水器,包括上端盖1、壳体2和滤芯,其中上端盖1上设有进水口、壳体2与上端盖1相匹配,滤芯设于壳体2内。滤芯包括过滤层3和吸附层4,过滤层3为上端部密闭的空腔,滤芯下部开有与空腔连通的出水孔5。过滤层3呈花瓣状倒U型结构,与壳体2环形连接。吸附层4设于过滤层3内,该吸附层4为活性炭。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滤水器时,只需将上端盖1套接于水龙头的出水口处,水从上端盖1上的进水口进入壳体2,因过滤层3呈花瓣状,故在壳体2和过滤层3之间形成了间隙,水首先经由过滤层3使得水中较大的杂质被过滤,经初次过滤的水通过过滤层3渗透入吸附层4内,又因吸附层4为活性炭,活性炭对杂质以及各种细菌起到吸附作用,而且具有除臭效果。因此自过滤层3流入的水中的细菌、臭味、化学物质被吸附层4即活性炭吸附处理,水通过吸附层4的第二次过滤处理,再经由空腔4底部设有的滤网6进行最后一次的过滤。经过多重过滤的水,从壳体2与过滤层3的出水孔5对应位置处设有的出水口7流出。本实用新型的滤水器对水进行多重的过滤,保证了水质的纯净。因过滤层3和吸附层4的下端部均设有出水孔5,使得滤水器的过滤物不被浸泡于水中,因此杜绝了细菌的滋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光,未经陈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装阀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发卡机的出票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