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木复合门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901.9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卫峰 |
主分类号: | E06B3/26 | 分类号: | E06B3/2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3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门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铝木复合门窗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门窗设计越来越多的把艺术元素考虑进去,既要讲究室外整体的美感,也要讲究室内颜色、图案甚至材质搭配的多样化,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在着手研究新的结构形式来替换已经比较先进、比较成熟的纯铝型材门窗。例如:将铝木结合,使其既不失去铝型材的金属质感和铝型材的耐磨抗腐等多种优越性能,又能在室内看到更贴近家居生活的木质材料。但是现有的铝木复合门窗铝型材和木材完全是两个系统,各自做成成品后,再用连接件把两个部分连在一起,这样虽然达到了目的,但是其工艺复杂,加工周期较长,且铝木结合处存在多处缝隙,因而很难被消费者接受,也就无法大规模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周期短利于批量化生产且结合紧密的铝木复合门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铝型材和木材,铝型材的室内侧上下面均预留上、下铝材注胶槽,在木材上对应该铝材注胶槽预留有上、下木材注胶槽;上、下铝材注胶槽和上、下木材注胶槽的槽口相对并形成带有注浇缺口的注胶腔。
所述的上、下铝材注胶槽之间的一端铝材上成型有卡钉,在木材上对应该卡钉预留有卡槽。
所述的卡钉呈类“V”字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只要将木材与铝材连接后,从注胶槽口诸如聚氨酯胶或隔热胶,即可使铝材与木材成为一个整体,在做成窗时按门窗的加工工艺一次完成,完全可以批量化生产,与现有的技术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已加工好可作为门窗标准材料的铝型材1和木材2,其中在铝型材1的室内侧上下面均预留上、下铝材注胶槽11、12,在木材2上对应该铝材注胶槽11、12预留有上、下木材注胶槽21、22;上、下铝材注胶槽11、12和上、下木材注胶槽21、22的槽口相对并形成带有注浇缺口31、32的注胶腔30;上、下铝材注胶槽11、12之间的一端铝材上成型有类“V”字形卡钉13,在木材2上对应该卡钉预留有卡槽23。生产时,通过卡钉13和卡槽23将加工好的木材与铝材连接好,在从注胶缺口31、32诸如聚氨酯或隔热胶,胶固化后使木材和铝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做成窗时按门窗的加工工艺一次完成,不必要考虑铝型材和木材的不同。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卫峰,未经董卫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