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脑机箱内多个硬盘的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057.1 | 申请日: | 200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沛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5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脑 机箱 内多个 硬盘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机箱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电脑机箱内多个硬盘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硬盘是电脑内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是电脑最重要的外存储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所拥有的功能也随着外围的硬件设备而不断扩充,在电脑功能不断扩充的影响下,对储存用途的硬盘容量也产生了更多的要求。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硬盘本身之容量亦在不断的增加,但却还是满足不了使用者的大量需求,进而开始在电脑主机内部设置多个硬盘,以提供足够的储存容量供使用者使用。但目前电脑机箱内的多个硬盘的组装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不但占用机箱内过多的空间资源,而且多个硬盘的散热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脑机箱内多个硬盘的安装结构。其使多个硬盘的安装更为紧凑、合理,同时具有更佳的散热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脑机箱内多个硬盘的安装结构,包括电脑机箱之箱体及安装于箱体内的多个硬盘,该箱体之前侧的下部设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与箱体之前侧板平行设置,并与前侧板之间具有一容置区间;
该容置区间的上部由上至下并列横向安装有第一硬盘和第二硬盘,容置区间的下部竖向安装有第三硬盘,该第三硬盘贴装于固定板上并与前侧板之间具有可供安装散热风扇的自由空间。
所述箱体之前侧板上设有凸台,该凸台上横向设有两缺槽,该缺槽由凸台的顶面延伸至凸台的侧面;横向正对该两缺槽的前述固定板上各设有两螺丝孔,两螺丝孔的下方弯折有横向限位板,该螺丝孔、限位板及与缺槽组合形成横向硬盘安装结构;前述第一硬盘和第二硬盘通过该横向硬盘安装结构固装于箱体内。
所述第三硬盘通过第一竖向硬盘安装结构固装于固定板上,该第一竖向硬盘安装结构包括有设置于固定板上的四个螺丝孔,以及靠近于其中两螺丝孔旁的横向限位板,该四个螺丝孔正对硬盘底面的螺丝安装孔。
所述四个螺丝孔中,其中两个螺丝孔为由一大穿孔和一小穿孔相连形成的组合式螺丝孔。
所述固定板上背向该容置区间的侧面上竖向安装有第四硬盘,该第四硬盘通过第二竖向硬盘安装结构固装于固定板上;
该第二竖向硬盘安装结构包括有设置于固定板上的四个螺丝孔,以及靠近于其中两螺丝孔旁的多个竖向限位凸起,该四个螺丝孔正对硬盘底面的螺丝安装孔。
所述四个螺丝孔中,其中两个螺丝孔为由一大穿孔和一小穿孔相连形成的组合式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合理调整了电脑机箱内多个硬盘的安装,使得在有限的机箱内部空间资源内,具有了四个硬盘安装位,且可同时安装三个硬盘。其中第一硬盘和第二硬盘可同时横向放置于容置区间的上部,第三硬盘和第四硬盘则可择其一而竖向装于固定板的两侧,使得多个硬盘的安装更为紧凑、合理。特别是,第三硬盘或第四硬盘竖向放置后,第三硬盘或第四硬盘与前侧板之间留出了一较大的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不但可提供散热空气对流之用,而且可在该自由空间内的箱体前侧板或箱体之底侧板上设置散热风扇,以为机箱内部的硬盘提供更佳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局部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局部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另一局部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再一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0、机箱箱体
10、前侧板 11、凸台
111(121)、缺槽 20、固定板
211(221)、螺丝孔 213(223、233)、限位板
231(241)、螺丝孔 232(242)、组合式螺丝孔
243、限位凸起 30、容置区间
41、第一硬盘 42、第二硬盘
43、第三硬盘 44、第四硬盘
41a(42a、43a、44a)、螺钉
41b(42b、43b、44b)、螺钉
50、自由空间 60、底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