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307.1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560广东省东莞市常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旋转 电气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能达到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讯传输,需要将两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起来。当电连接器规格相同时,不同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可以直接对接,而当电连接器规格不同时,则常常需要利用一转接器来实现两电子设备的正常连接。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转接器没有转向功能,然而,有些电子设备常常配有多个电连接器,以满足连接多个其它电子设备的要求,但是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多个电连接器常常设计为靠得很近,如此造成没有足够的外部空间供多个电子设备与转接器同时连接,带来不便。也有些电子设备常常摆放在角落里,其背面靠近墙面,而该电子设备上的电连接器亦正好设于其背面上,正对墙面,如此造成其外接电子设备的外部空间较小,转接器与外接设备的插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向的电气转接器,为外接之电子设备提供更多之插接活动空间,从而有效解决其插接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多角度旋转,使外接电子设备具有多角度之插接方向的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万向旋转电气转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的一端为插接头,另一端的转接头上设有第一转轴柱;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的一端为插接头,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一转轴孔,且该第二连接器通过连接软线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
一转接件,该转接件包括轴线彼此垂直的转轴套环和第二转轴柱;
前述第一转轴柱枢嵌于该转轴套环内,前述转轴孔则枢套于该第二转轴柱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转接头为球体形状,且该第一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由上绝缘壳体和下绝缘壳体组配而成,该球体转接头的上半部设于该上绝缘壳体上,转接头的下半部设于该下绝缘壳体上;
上绝缘壳体之转接头部分凸设有一圈上凸台,下绝缘壳体之转接头部分凸设有一圈下凸台,该上凸台与下凸台正对组合形成前述第一转轴柱。
所述第一转轴柱上设有便于连接软线穿过的长条弧形第一槽道,该第一槽道由上凸台上的长条弧形上缺槽和下凸台上的长条弧形下缺槽正对组合形成。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由上绝缘壳体和下绝缘壳体组配而成,该上绝缘壳体尾部端面具有半圆形上缺口,下绝缘壳体尾端面具有半圆形上缺口,该上缺口与下缺口正对组合形成前述转轴孔。
所述第二转轴柱为该转轴套环外表面上凸起的T形柱体,该T形柱体之宽度较宽的顶部卡勾于第二连接器内。
所述顶部上凸设有限制该转接件转动角度的凸块,对应于该第二连接器内设有与该凸块配合的凸起物。
所述转轴套环上设有便于连接软线穿过的长条弧形第二槽道。
所述第二转轴柱内具有便于连接软线穿过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与转接件上的转轴套环和第二转轴柱枢接,使得该第一连接器可相对于第二连接器旋转。藉此,当其中一连接器插接固定时,可通过简单地转动另一连接器来调整其插接方向,为需要与之连接的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外部活动空间,提供该电子设备与转接器之间的插接便利。
进一步由于转接件上的转轴套环和第二转轴柱的轴线垂直,至使该转接件可相对于第二连接器绕一轴线转动360度,同时该第二连接器可相对于转接件绕另一垂直轴线转动相应角度。藉此,该第一连接器与二连接器之间同时具有了两个彼此垂直之转轴方向,从而实现可相对转动较大之转动范围的万向转动功能。
而且,由于该转接件零件较小,并其转轴套环和第二转轴柱分别被容置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内部,使整个转接器保持较小的空间体积,携带更为便利。
另外,该第一连接器的转接头制成球体形状,第一连接器相对于转接件转动时,其转动部位不会有外形上的改变,可始终能保持球体形状的美观外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配套转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级生物安全柜外排气流的多次过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喷淋自动除垢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