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426.7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梁道臣;李青;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道臣;李青;刘康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经皮经椎弓根 手术 定位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定位导向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经皮经椎弓根手术是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经皮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装置、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于胸腰椎骨折的微创外科治疗、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于脊柱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的脊柱外固定、应用经皮椎弓根途径外科活检赋于脊柱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脊柱成形手术。可以对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进行有效的微创治疗。经皮经椎弓根技术均采用后路经皮经椎弓根入路,在成像设备监视下,经皮穿刺到达椎弓根,再根据不同手术要求置入椎弓根钉或进行椎弓根穿刺。为了避免触及脊椎及外侧血管、神经组织,穿刺时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成像监视,校正进针的角度方向,以确保安全,这就会造成手术时间长,病人麻醉和疼痛加剧,医生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长时间使用成像设备,手术成本高,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也很高,更大的缺陷在于病人和医生长时间暴露在成像射线下,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加大了手术失败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作了有益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手术时间长,医生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手术成本高,易对医生和病人人体造成伤害,手术失败的风险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准确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体在成像射线下的暴露时间,减小对患者创伤,降低手术成本的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固定在手术台上的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连接有支座,支座上铰设有可调节任意方向上任意角度的旋转件,所述的旋转件一端设有可调节角度和方向调节装置,所述的方向调节装置上装有导向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件上可相对旋转件转动的第一调节块,在第一调节块上设有可相对第一调节块转动的第二调节块,所述的导向件固定在二级调节块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件一侧面设有角度刻度盘,第一调节块可在角度刻度盘平面内转动且至少有一侧面与角度刻度盘垂直,在第一调节块与角度刻度盘垂直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角度刻度盘,第二调节块可在第二角度刻度盘平面内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件上设有相互垂直的双向水平尺,所述的水平尺上设有凹槽,凹槽内插装有标尺。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与旋转件之间由万向铰铰接,所述的万向铰包括支座内的球窝和转动件一端可在球窝内转动的球头,在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可将万向铰的固定螺钉。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与固定支架之间由伸缩横杆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横杆与固定支架垂直相交,并在交叉点铰接,伸缩横杆可横向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设有第一指针,第二调节块上设有第二指针。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下支管和可在下支管内滑动伸缩的上支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微创经皮经椎弓根手术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窝由第一半球窝和第二半球窝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准确地调节三维空间角度方向,准确定位导向,容易调节,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体在成像射线下的暴露时间,降低手术成本,减小对患者创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道臣;李青;刘康,未经梁道臣;李青;刘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冷却风道结构的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平绒冷轧堆煮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