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播种机下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431.8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3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安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7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撒播颗粒种子的播种机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各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农用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播种机、施肥机等。针对撒播不通的种苗,播种机结构也差别较大,对于播种颗粒状种子而言,现有的播种机一般结构都较复杂、撒播种子不均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撒播颗粒种子并且撒播均匀的播种机下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播种机下料机构,安装于播种机机架上,包括与发动机连接并同步转动的第一滚轴、第二转轴以及连接于第一滚轴与第二滚轴之间的传送带,在播种机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下料斗,传送带贯穿下料斗底部,在传送带外表面设置有容纳种子的盛料坑,在第二滚轴侧边设置有与盛料坑对应用于将种子导入泥土中的导料管。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述的传送带主要由与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平行的传送片拼接而成,各传送片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盛料坑。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导料管数量与各传送片上的盛料坑数量一致,导料管上端设置有利于种子落入导料管中的盛接口,盛接口数量与导料管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可直接安装于现有的播种机上,安装方便。并且通过在种子传送带上设置容纳种子的盛料坑,根据传送带速度可调节种子撒播的密度,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安装于播种机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1~2所示,本方案的播种机下料机构安装于播种机上,主要用于撒播颗粒状种子,即可单独安装于播种机上,也可以安装于具备施肥、开沟等功能的农用机械上形成多功能播种机。
该下料机构安装于播种机机架中,包括传送带3以及安装传送带3的第一滚轴1、第二滚轴2,第二滚轴2安装位置高于第一滚轴1安装位置,使传送带3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第一滚轴1与发动机连接,与发动机6同步转动,带动传送带3、第二滚轴2运动。同时,在机架上还安装有下料斗4,传送带3贯穿下料斗4底部,盛于下料斗4中的颗粒种子直接位于下料斗4区域的传送带3上表面上。当传送带3相对下料斗4移动时,盛于下料斗4中的种子即被传送带3输走。
所述传送带3由多个平行的传送片31组成,各传送片31平行拼接,形成连接第一滚轴1、第二滚轴2的连接带。为了利于颗粒种子传输,在每个传送片31上均设置有多个盛料坑32。同一个传送片31上的各盛料坑32为单排平行排列,位于盛料坑32中的颗粒种子随传送片31移至第二滚轴2侧边时,颗粒种子从盛料坑32中掉落,为了将颗粒种子顺利导入泥土中,在第二滚轴2侧边设置有导料管5,导料管5从第二滚轴2侧边延伸至播种机下方,可保证种子撒播位置的准确。导料管5数量与各传送片31上的盛料坑32数量一致。为了保证盛料坑32中的颗粒种子准确落入导料管5中,在各导料管5前端还设置有盛接口51。各盛接口51相互独立,防止相邻盛料坑32中的颗粒种子落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之一,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安,未经李旭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枕头
- 下一篇:一种用粉末生产垫片或密封圈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