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660.X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6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贤 |
主分类号: | B02C18/30 | 分类号: | B02C18/30;B02C18/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肉机械,特别是指一种在结构上包括括壳体、动力电机以及搅肉单元;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内腔,该动力电机是设置在该内腔中的,其具有一动力输出端;该搅肉单元是与该动力电机相连接的,进一步,该搅肉单元是直接连接在该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的搅肉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具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能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大量出现。搅肉机就是这些用具中的一种。
人们在日常烹饪食物的时候通常有将肉类材料加工成肉馅的习惯,因为如果肉类材料是一整片或者是一整块的时候,其不便于被加工成各种造型,且由于体积较大,往往不利于烹饪。而当将肉类材料加工成肉馅既方便于造型,同时也便于烹饪,烹饪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整块肉馅加工成熟,便于提高人们的烹饪效率。
又,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人们往往利用刀具将整块的肉类材料切碎,制成肉馅,但是利用刀具切碎的方式不但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人们的劳作强度,根据这样的情况,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搅肉机械,以方便人们烹饪食物。就传统的搅肉机械而言,其在结构上通常都包括:机壳、动力电机以及搅肉部件,而其中,该动力电机是设置在该机壳中的,同时,该搅肉部件与该动力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系统,使该动力电机所产生的能量能够传递给该搅肉部件。但是,传统的该传动系统往往设计十分复杂,且动力传递方式也比较烦琐。典型的传动系统往往包括若干齿轮,且若干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以达到将该动力电机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该搅肉部件上的目的,尤其有一种传动系统包括蜗杆、扇形齿轮(锥齿轮)以及蜗轮,其中,动力自该蜗杆传递出来借助该扇形齿轮(锥齿轮)传递至该蜗轮处,以达到将该动力电机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该搅肉部件上的目的。而传统的这种动力传递方式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的缺点,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首先,如上所述,传统的设置于该动力电机与该搅肉部件之间的该传动系统在结构上往往包括若干齿轮,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设计,所以其传动方式决定了其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动力传递损耗,而此是为传统的搅肉机的主要缺点。
其次,如上所述,传统的设置于该动力电机与该搅肉部件之间的该传动系统在结构上往往包括若干齿轮,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设计,所以当其中某一部件发生故障的时候往往造成整体的传动系统都不能运做,而故障发生率高,是为传统的搅肉机的又一缺点。
再次,如上所述,传统的设置于该动力电机与该搅肉部件之间的该传动系统在结构上往往包括若干齿轮,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设计,所以生产加工这种传动系统的工艺步骤往往繁杂,而生产成本高是为传统的搅肉机的再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缺点,经过苦心研究,多年实践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一种搅肉机得以诞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肉机,且籍由其结构设计方式,达到提供一种传动系统简单的搅肉机,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肉机,且籍由其结构设计方式,达到提供一种传动系统故障发生率低,同时动力传输效率高的搅肉机,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肉机,且籍由其结构设计方式,达到提供一种生产加工成本低廉的搅肉机,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肉机,其包括壳体、动力电机以及搅肉单元。
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内腔。
该动力电机是设置在该内腔中的,其具有一动力输出端。
该搅肉单元是与该动力电机相连接的,进一步,该搅肉单元是直接连接在该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的。
该搅肉单元包括动力传递轴及搅肉刀片,其中,该动力传递轴上套设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是直接连接在该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又,该动力传递轴是通过两组轴承而固定在该壳体中的。
该搅肉刀片是与该动力传递轴相连接的,其一端是与该动力传递轴相连接的,而其另外一端设置有螺旋状刀口。
进一步,该搅肉刀片与该动力传递轴之间是通过转动连接片相连接的。
最后,于该壳体上端还设置有托盘,该托盘具有送肉管,该送肉管是与该螺旋状刀口相对应而连接在该壳体上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贤,未经周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开挖凹槽的犁具
- 下一篇:验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