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5593.3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1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达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6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581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分体式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的温控器插头与温控器插座,它们两者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焊接或者卡接来实现的。现有的一些插座,其发热部分的电极与插座(电源连接与控温部分是一体的)之间是活动插接式的,这种发热器皿的电极呈圆柱状与莲花状插套接触,称为一体接触,这种产品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发热部分不能与电源线插座及时的分开,使用电器倾倒或掉落,导致破损或者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此结构的插座在使用液体加热的器皿中使用具有不安全的的缺陷。
根据美国的UL标准安全规范,在使用液体加热过程中,用电器与电源线间必须具备断开功能,即当触碰到电源线时,碰触所产生的外力在某一范围内必须将电源连接器与用电器分离,以避免用电器倾倒或掉落,导致破损或者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
另外,现有的一些插座,其电极固定片与插座之间是活动插接式的,这种电极固定片呈片状,上面开设有电极穿设孔,安装时,首先将电极穿入电极固定片的电极穿设孔内,然后用螺丝将电极与电极固定片锁紧在一起,再将安装好电极的电极固定片插入插座上的插槽内,以使插座封闭并将电极显露出来以便与插头的电极连接,前述结构的插座具有安装不方便、加工复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分体式插座,它可以保证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使插头与插座分离,同时,它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相互对应扣合的上、下壳,插座前端具有供插头插接的内凹部,该内凹部的底部挡片与插座壳体一体成型,该底部挡片上成型有铁片固定槽以及电极穿设孔。
所述的内凹部的底部挡片包括上、下挡片,上、下挡片分别与上、下壳体连接,上、下挡片上分别开设有半圆形槽,相应的半圆形槽扣合时构成电极穿设孔。
所述的铁片固定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位于上、下挡片上。
所述的内凹部的底部挡片上成型有防反插凸块,可以保证插头与插座插接时不会插反,保证用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铁片固定槽,槽内可固定铁片,利用铁片与外部插头前端的磁性铁片相互吸引,实现插座与插头的连接,不需太大的外力就可以破坏磁铁的吸引力,以使插座、插头分离,从而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另外,电极穿设孔开设于与插座壳体一体成型的内凹部底部挡片上,从而使插座结构更为简单、电极的组装更为方便,还具有防反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对应扣合的上、下壳10、20,插座前端具有供插头插接的内凹部30,该内凹部30朝外一侧开放,供插头插入,该内凹部30的底部挡片与插座壳体一体成型,该底部挡片上成型有铁片固定槽40以及电极穿设孔50,铁片固定槽40用于固定铁片,电极穿设孔50供电极固定,电极的一端位于内凹部30内,当插座与插头插接时,插座的电极可以与插头的导电弹片相互碰触而实现电连接;采用磁铁吸附作用而使插座、插头连接在一起,外力不需要太大就可以碰坏磁铁的吸引力,以使插座、插头分离,从而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
如图2所示,所述的内凹部30的底部挡片包括上、下挡片32、34,上、下挡片32、34分别与上、下壳体10、20连接,上、下挡片32、34上分别开设有半圆形槽52、54,相应的半圆形槽52、54扣合时构成电极穿设孔50,组装电极时,只需将电极横放于下壳20的半圆形槽54上,使电极的一端位于内凹部30内,然后将上壳10扣合,扣合时上壳10上的半圆形槽52恰与下壳20上的半圆形槽54构成电极穿设孔50,将电极扣紧固定。
所述的铁片固定槽40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位于上、下挡片32、34上,铁片是嵌入铁片固定槽40内的。
所述的内凹部30的底部挡片上成型有防反插凸块60,可以保证插头与插座插接时不会插反,保证用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铁片固定槽,利用槽内固定的铁片与外部插头前端的磁性铁片相互吸引,实现插座与插头的连接,不需太大的外力就可以使插座、插头分离,从而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电极的固定结构也非常简单,组装很方便,还具有防反插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达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达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