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129.6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彬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4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系统 教学 实验 万能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安装架,特别是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教学实验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生产方式都采用钢管焊接工艺,因此实现只能机和架一对一固定焊接的结构形式,存在拆装运输不方便的缺点。而且因汽车各电控系统构造的复杂性及各种车型的多样性,实验机型种类繁多和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决定其最后安装工序只能在现场配对安装,造成汽车电控系统实验台生产制造工艺繁杂低效。钢管焊接工艺的非标准性,造成生产管理混乱、上下级之间与部门之间矛盾重重,且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组合方便、拆卸容易、连接稳固,成本低、质量保证、环保和方便运输的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包括框架体、设置在框架体一侧的附件箱、框架体中控制箱和附件箱上部的面板箱,所述框架体由底部主梁、架设在主梁之间的横梁和侧面的防护板,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横梁上固定实验台的主机支架,所述主机支架底部和侧壁面设有固定孔,实现可上下调节高度;所述主梁两相对内侧设有供横梁两端伸入的卡扣槽,所述主梁和横梁纵向均设有均布的固定孔,横梁伸入端与主梁的固定孔之间可水平调整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实现可前后水平调整位置;所述主机支架与横梁的固定孔相对应、其间可左右水平调整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的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所述附件箱在实验台相对侧设有带透明有色玻璃板的显示窗,附件箱内设有定位仪表或水箱或空气格的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纵向设有均布的固定孔。
上述的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所述控制箱上设有固定孔、内部设有控制元件的活动支架,控制箱与横梁的固定孔相对应、其间可水平调整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可安装控制元件包括有:点火锁或挂档杆或制动总泵及踏板或油门踏板或辅助电机控制器。
上述的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万能安装架,所述主机支架的竖向支承板上还设有可调节的支柱,沿支柱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柱与主机支架的固定孔相对应、其间可上下调整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分类原理将汽车电控系统分为主机、控制、显示、附件四个部分,然后利用三维定位原理将各部分定位连接,组成汽车电控系统教学实验台;主要利用三维座标定位原理和分类原理,采用板金和机加工工艺生产各标准件,再根据实际需要组装调试即可。实现低成本工业化制造的目标,而且外观整洁、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
一、汽车运用或维修专业实物教学设备,主要包括:(1)实物运行实验台类:大型电控系统、机械系统、实物解剖模型。(2)示教板类:小型电控系统。(3)实物拆装类:其中电控系统占50%左右,且车型不一、系统不一。
二、现代汽车基本实现机电一体化,主要包括:(1)发动机电控系统。(2)自动变速控制系统。(3)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4)悬挂控制系统。(5)车门窗控制系统。(6)座椅控制系统。(7)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等等。以上各系统在同一厂家的不同车型上配备规格也不一样。
三、分成主机、控制、显示、附件四个部分的电控系统。可无规则地立体定位所有在汽车上的电控系统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A效率:特定对象的机架加工由手工操作下料、焊接、打磨改成统一机加工。在下订单前可完成90%工作量。
B环保:避免工人因焊接、打磨的污染造成对身体伤害。
C使用寿命:因无喷漆死角,防腐蚀性大大提高,且可重复使用
D成本:因在专业五金厂完成机加工和涂漆工艺,省去人员(焊、打磨工)、场地(焊、打磨、原材料、半成品场地)、喷漆运输(半成品往返运输、半成品整件运输)等费用,总成本降低。
E质量:极少量焊接使安装架的连接可靠性和外观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后侧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右侧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B-B左侧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彬,未经张宏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菌的制备和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
- 下一篇:室内春、秋、冬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