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式操作的油炸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381.7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君诚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8425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式 操作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炸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触摸式操作的油炸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烹调食物用的油炸锅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有外壳、内胆、顶盖和发热温控装置。油炸锅的人机交互界面中通常于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键,通过操作这些控制按键来实现控制油炸锅的开关机或设定其工作模式等功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油炸锅的控制按键大多为按压式结构,用户操作时需用力按压,如果用力不够,就会出现控制开关没有按下的情况,以至用户对是否按下该按键没有十分把握,以及,按压式按键的寿命也有限,如此按键在长期反复按压的情形下,常会出现失控的问题,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机交互界面更为人性化的触摸式操作之油炸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式操作的油炸锅,包括油炸锅本体,该本体上设置有功能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与油炸锅本体内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该控制面板为触摸型控制面板,该面板上设有触摸屏,在触摸屏表面设有多个具有指示操作功能和触摸位置之标识的触摸操作区域。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与该触摸操作区域对应的电触点,一弹性导电体电连接于该电触点与触摸屏上相应的触摸操作区域之间。
所述弹性导电体为压力弹簧。
所述触摸操作区域包括两个用于调节油炸锅之工作温度的第一操作区,各第一操作区上分别对应标识有“+”、“—”符号。
所述两个第一操作区之间设有温度显示窗。
所述触摸操作区域包括两个用于控制油炸锅开/关机的第二操作区,该第二操作区上分别对应标识有“ON”、“OFF”字样。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触摸型控制面板,用户使用时,人机交互界面更为人性化,轻轻接触该触摸屏上之相应标识位置,就能控制油炸锅工作,如此产品之操作更方便、快捷,同时由于控制面板之表面没有凸出物,形成光滑的平面效果,使产品具有更高档、美观的外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截面图;
图3为图2中M位置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电路板的俯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20、内胆
30、顶盖 40、控制面板
50、触摸屏 51、符号“+”“—”
52、显示窗 53、文字“ON”“OFF”
60、控制电路板 61、电触点
70、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油炸锅本体包括外壳10、内胆20、顶盖30和发热温控装置(图中未示出),该外壳10的一侧设有触摸型控制面板40,该油炸锅本体内偏离该控制面板40设置有一控制电路板60。该油炸锅内部的其它相关功能和结构为习有之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特别地,该控制面板40上设有触摸屏50,触摸屏50的上部左右方向平行排布有标识为“+”、“—”的符号51,且于两符号51之间设置有一温度显示窗52。通过触摸“+”、“—”两个符号51位置对应之第一操作区,可实现油炸锅之工作温度升高或降低的调节功能,同时于其中部的显示窗52显示出所设定的温度值。触摸屏50的下部上下方向依次排布有标识为“ON”、“OFF”的文字53,通过触摸该两文字位置对应之第二操作区,可控制油炸锅的开/关机。
该控制电路板60上设置有四个电触点61,该四个电触点41分别正对前述“+”、“—”、“ON”、“OFF”等四处标识。四个压力弹簧70设置于该控制面板40与控制电路板60之间的间隙内,且各压力弹簧70一端顶靠于控制电路板60上的电触点61,另一端顶靠于控制面板40上相对应的标识51、53处,该压力弹簧70作为弹性导电体起到传导的作用。
具体操作时,用户轻轻接触该触摸屏上之相应标识位置,由触摸屏50感应到相关指令,并将其通过压力弹簧70传导给电路板60上的控制电路,由该控制电路控制油炸锅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君诚,未经梁君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