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力锅锅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670.9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雄;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雄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锅 锅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是一种电压力锅锅盖。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压力锅,当使用者漏装密封圈或者内锅时,仍然可以通过手柄转动锁定环,使锅盖处于锁定状态,但是,这种情况下却不能提示使用者漏装了密封圈或未放内锅,从而导致电压力锅发生异常工作或者工作中漏气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200966553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的锅盖锁定装置,包括内锅盖、锁定环和外锅盖,外锅盖上设置有与手柄相连的连杆,连杆一端与锁定环上的支脚相连,锁定环上设置有锁定销,与此对应的是分别设置在锁定环和内锅盖上的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锁定销下部插装在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内;第一锁定孔侧面设置有向上突出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上设置有凹位,锁定销中部设置有凸台。为了更好的实现锅盖锁定,第一锁定孔为弧形条孔,第一锁定孔的长度与锅盖锁紧时的转动角度相适应。该实用新型使漏装密封圈或漏放内锅能阻止锁定环转动,以提示使用者漏装密封圈或未放内锅,并阻止锅盖与锅体扣合锁紧。
但是这种锁定结构中由于锁定销是完全松动的,如果锁定销脱离锁定孔,则存在安全隐患,不能达到安全锁定的目的。另外,由于锁定销是完全松动的,从而在开盖时由于惯性会使锁定销往锅盖里缩,而此时重力也不能使其复位锁定,从而开盖后仍可以旋转锅盖,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安全系数高、装配方便、漏装密封圈或漏放内锅能阻止锁定环转动,以直观的提示使用者漏装密封圈或未放内锅,并阻止锅盖与锅体扣合锁紧的电压力锅锅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包括锁定环和内锅盖,内锅盖的外沿为台阶状,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第一台阶高于第二台阶,还包括T型锁销,所述T型锁销的横向的其中一端为铰接端,铰接在内锅盖的第一台阶上;T型锁销的横向另一端为锁定端,锁定环上设置了与锁定端相对应的第一锁定孔;所述内锅盖第二台阶上设置了与T型锁销的纵向端相对应的第二锁定孔。
为了保证开盖后不能旋转锅盖,可在T型锁销与内锅盖的铰接处设置一个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T型锁销为片状,T型锁销的锁定端和纵向端的表面均为外凸曲面。
根据需要,可能要在锁定环的第一锁定孔旁开设一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长度最好是与锅盖的转动角度相适应;或者在锁定环的第一锁定孔旁开设一条弧形槽,弧形槽的长度最好是与锅盖的转动角度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由于把锁销铰接在内锅盖上,锁定效果更好,更加安全。在铰接处设置复位弹簧,则可保证开盖后不能旋转锅盖,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的整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的T型锁销被顶起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例的T型锁销锁定锅盖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压力锅锅盖,包括锁定环1和内锅盖2,内锅盖2的外沿为台阶状,包括第一台阶21和第二台阶22,第一台阶21高于第二台阶22,还包括T型锁销4,所述T型锁销4的横向的其中一端为铰接端,铰接在内锅盖2的第一台阶21上;T型锁销4的横向另一端为锁定端,锁定环1上设置了与锁定端相对应的第一锁定孔11,第一锁定孔11还设置了一弧形缺口,弧形缺口的长度与锅盖的转动角度相适应;所述内锅盖2第二台阶上设置了与T型锁销4的纵向端相对应的第二锁定孔23。正常使用时,T型锁销4的纵向端通过第二锁定孔23与密封圈3相接触,密封圈3将T型锁销4顶起,从而使T型锁销4的锁定端脱离锁定环1上的第一锁定孔11,从而可以正常合盖,如图3所示。
图4所示是漏装了密封圈的情况,由于T型锁销4的锁定端掉入锁定环1上的第一锁定孔11,使锁定环1相对于内锅不能转动,从而不能合盖,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若使用中漏装内锅,则T型锁销4的锁定端同样会掉入锁定环1上的第一锁定孔11,使锁定环1相对于内锅不能转动,从而不能合盖,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雄,未经黄振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6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漠用工程车辆轮胎胎面胶料
- 下一篇:用于预防出生缺陷及改善记忆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