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747.2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尤溪;刘家玮;姚念宏;洪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尤溪 |
主分类号: | F28F25/10 | 分类号: | F28F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胡 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水塔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商业不断地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不断的提升,其中,空调是住宅或其他各类建筑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空调的应用,虽为人们带来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其伴随而来的大量用电,却也造成夏季的限电危机,且在发电厂兴建不易及全球能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珍惜使用现有的能源及节约能源,已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般空调系统大多采用冰水主机,该冰水主机再透过冷却水塔1对其进行热交换,而该冷却水塔1系会影响空调主机的使用效率,然而在目前城市地狭人稠的环境下,冷却水塔1通常设置在楼房的屋顶位置处,而因屋顶可使用空间相当有限,当有多部冷却水塔1并联运转时,往往受到屋顶空间限制,使得冷却水塔1排放的湿热空气易产生回流现象,也就是因吸气距离不足,造成冷却水塔1出风端湿热空气很快再次被冷却水塔1下侧边的进风孔14吸入,造成短循环的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此短循环现象将增加冷却水塔的负担,造成冷却水塔的散热能力大为下降,而使冷却水出水温度过高,终而导致空调主机使用效率下降,相对耗电量会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冷却水塔排放湿热空气易产生回流的短循环现象,通过诱导孔并搭配扩散风筒相互使用,将不因湿热空气回流导致空调主机使用效率降低的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了可提升冷却水塔的热移除效率,并可提升空调主机能源使用效率,以此降低耗电量上升的风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扩散风筒设置于冷却水塔风筒端,将可有效提升风筒出风端出风量,也可达到侧边诱导气流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包括有:冷却水塔、风筒、诱导孔及扩散风筒;其中,该冷却水塔的风筒内设置有风扇,并于冷却水塔风扇下方的风筒环绕开设有多个诱导孔,该诱导孔可吸入风扇排出沉降下的湿热空气,最后,再将扩散风筒设置于风筒端,通过该扩散风筒的设置,将可有效增大风筒出风端出风量,也可达到侧边诱导气流的目的,即形成本实用新型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当冷却水塔开始运作时,冷空气会由冷却水塔进风孔吸入,冷空气即会针对空调主机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产生的湿热空气将会受到风扇吸引而排出,由于现有冷却水塔的湿热空气易产生回流现象,此时利用风筒上开设的诱导孔,湿热空气将会再次受到风扇的吸引,而经由诱导孔再次进入风筒内并经由风扇排出,由于可避免发生回流现象,将能有效提升空调主机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冷却水塔排放湿热空气易产生回流的短循环现象,通过诱导孔并搭配扩散风筒相互使用,将不因湿热空气回流导致空调主机使用效率降低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除了可提升冷却水塔的热移除效率,并可提升空调主机能源使用效率,以此降低耗电量上升。
3.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扩散风筒设置于冷却水塔风筒端,将可有效提升风筒出风端出风量,也可达到侧边诱导气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冷却水塔的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的侧边视图;以及
图3为该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水塔,11、风筒,12、散热风扇,13、诱导孔,14、进风孔,2、扩散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水塔的风筒改良结构,主要包括有:冷却水塔1,该冷却水塔1的上方适当处形成有风筒11,并于风筒11内设置有风扇12,且在冷却水塔1风扇12下方的风筒11处环绕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诱导孔13,又于冷却水塔1下方适当处环绕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进风孔14;扩散风筒2,该扩散风筒2为上宽下窄的罩体,其是设置于冷却水塔1风筒11的端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尤溪,未经蔡尤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 下一篇:带有定位机构的显示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