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用陶瓷器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843.7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66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喜鹏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700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陶瓷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器皿,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炉用陶瓷器皿,属于烹饪、厨具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烹饪过程中对于锅具类器皿的加热都是采用柴、煤、气、电阻发热等方式,存在着有害气体的排放、热辐射、安全等隐患,且热效率不高。在燃气价格居高不下的今天,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炉具,具有升温快、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安全性好和外型美观等特点而深受市场青睐,其热效率也高于其它炉具。但传统风味的饮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瓦罐、砂锅(火锅)、汤煲(钵)等陶瓷类器皿烹饪,无法直接在电磁炉上加热,而用铁质锅具烹饪此类饮食又口感不好,从而使电磁炉的应用受到限制与美中不足。个别方法虽然也能解决陶瓷类器皿应用于电磁炉的问题,但对于能耗和电磁辐射等环境问题未予充分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完善解决陶瓷类器皿直接用于电磁炉的方式方法,解决随之而来的能耗高及电磁环境污染问题,使烹饪工作变的更加环保、高效,对消费者更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磁炉用陶瓷器皿,它包括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器皿的底部及周边部分喷熔、包覆一种复合耐热层,所述复合耐热层包括高效发热的磁性金属工作层和高导电或高导磁材料构成的电磁屏蔽层,所述的磁性金属工作层位于陶瓷类器皿的底部及周边部分,电磁屏蔽层包覆在陶瓷类器皿周边部分的磁性金属工作层的外周。
所述电磁炉用陶瓷器皿还包括高导热过渡层,所述高导热过渡层(同时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直接喷熔、包覆或电镀在陶瓷器皿的底部及周边,所述磁性金属工作层喷熔、包覆或电镀在高导热过渡层的表面,所述电磁屏蔽层喷熔、包覆或电镀在陶瓷类器皿周边部分的磁性金属工作层的外周。
所述磁性金属工作层为铁基、镍基或铁镍合金工作层。
所述电磁屏蔽层为铜、铝、铁、镍等屏蔽层。
所述高导热过渡层为铜、铝过渡层。
所述的磁性金属工作层的厚度为0.2~1.2mm,电磁屏蔽层的厚度为0.005~1.0mm,高导热过渡层的厚度为0.2~0.8mm。
所述磁性金属工作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磁性材料混合、叠加构成;所述的电磁屏蔽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导电材料或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导磁材料或这两种材料的混合、叠加构成;所述的高导热过渡层由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导热材料混合、叠加构成。
电磁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铁质锅具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涡流),涡流使铁质锅具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锅具本身自行高效发热,从而达到烹饪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用陶瓷器皿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用热喷涂或电镀或包覆技术在陶瓷类器皿的底部及周边部分喷熔、包覆或电镀一种由磁性金属工作层、电磁屏蔽层和高导热过渡层构成的复合耐热层,使本陶瓷器皿放置电磁炉上并开始工作时,高效发热的磁性金属工作层便会通过高导热过渡层将热能迅速传递给陶瓷器皿从而提高了热能利用率。(2)电磁屏蔽涂层可对器皿周围存在的电磁辐射予以衰减、屏蔽,使器皿底部的磁性金属工作层与电磁炉形成完全封闭的闭合磁路,大大降低了电磁辐射外逸的可能,从而解除了消费者的隐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磁炉用陶瓷器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煲制“老火靓汤”的常见陶瓷瓦煲为例:
将陶瓷瓦煲1底部和二分之一左右高度的周边进行吹砂粗化处理后干燥处理以去处残余湿气,之后底部朝上固定在旋转台上做匀速旋转,利用热喷涂技术首先将高导热过渡层材料熔化后高速喷射在瓦煲1的底部和周边,形成紧密结合的厚度为0.2~0.8mm的起粘接、导热、电磁屏蔽作用的高导热过渡层2,其次在高导热过渡层表面喷熔0.2~1.2mm厚的磁性金属工作层3,最后在瓦煲1底部之外的周边上的工作层表面喷熔一层厚度为0.2~1.0mm的电磁屏蔽层4,至此,一个可以在电磁炉上加热煲制“老火靓汤”的具有复合金属包覆层的瓦煲(陶瓷器皿)就完成了。
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陶瓷类器皿不能直接应用于电磁炉的问题,并且采用了包覆高导热过渡层以提高热能利用率和产生“火包锅”效应;对于业界及消费者对电磁辐射的隐忧,本发明还采用了电磁屏蔽层,最佳地完善了电磁炉的工作环境及照顾到了消费者对于环保、高效与健康的要求,使古老的烹饪传统与现代科技完美地融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方案均是可以实施的。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等效的替换也落入本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中,例如将陶瓷替换成玻璃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喜鹏,未经吕喜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