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气旁通除霜热泵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924.7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8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坤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7/02;F24H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839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气 旁通 除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热气旁通法除霜的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热水器的室外热交换器常因结霜而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通常,利用四通阀的换向使机组转换至制冷工作以对室外蒸发器进行除霜,这样的话,热水器的热水温度将会急速下降;同时由于机组频繁换向工作,对压缩机以及四通阀的使用寿命均有较大影响,而冷凝器放热不均,不但浪费能源,而且影响制热水效果,热水温度难以达到恒定。在小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中常采用电阻加热进行除霜,但能耗大,而且安装电热管工艺复杂,检修困难。还有一种是采用太阳能辅助来解决除霜问题,但设备投资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热气旁通除霜热泵结构,采用热气旁通法除霜结构,此结构可以大大降低霜功耗,缩短除霜时间,除霜效果好,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实现节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气旁通除霜热泵结构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气旁通除霜热泵结构,包含有压缩机,压缩机出口端通过水侧换热器连通第一分液器,第一分液器通过风侧换热器连通高压储液器,高压储液器通过第二分液器连通风侧换热器,风侧换热器连通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通形成一循环,压缩机出口端与第二分液器入口端之间连接有旁通电磁阀。
进一步地,翅片式风侧换热器采用三排结构,前面两排用于冷媒的蒸发作用,后面一排用于冷媒的冷凝作用,第一分液器分流到风侧换热器的后一层热交换进行第二次冷凝,第二分液器分流到风侧换热器的前两排上热交换进行蒸发;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阀连通汽液分离器入口端;
上述的高压储液器出口端通过干燥过滤器连通视液镜,视液镜通过膨胀阀连通第二分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翅片式风侧换热器采用三排的结构,前面两排用于冷媒的蒸发作用,后面一排用于冷媒的冷凝作用。冷媒在进行第二次蒸发时,为冷媒的下一步进行蒸发时提供了部分的热量,相当于提高了蒸发器部分的环境温度,有利于延迟蒸发器的结霜情度。由于冷媒进行第二次冷凝,加大了系统运行的过冷度,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效比。
本实用新型由于热气旁通除霜时不改变系统的运转模式,且不需要从水侧处吸取热量以供除霜,因此更加的节能,不会出现在除霜时热水温度下降的现象,且能保证水箱内水温的稳定。实验表明,采用热气旁通法除霜可以大大降低霜功耗,缩短除霜时间,比电加热除霜节能,安装成本低,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保障了压缩机的质量,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装置):水侧换热器1、第二分液器2、风侧换热器3、第一分液器4、旁通电磁阀5、膨胀阀6、视液镜7、干燥过滤器8、高压储液器9、压缩机10、汽液分离器11。
本实用新型制热时:压缩机10运行时,高温高压冷媒由压缩机10排出,到水侧换热器1进行第一次冷凝,再通过第一分液器4,分流到翅片式风侧换热器3后一层进行第二次冷凝,冷凝后再依次流经高压储液器9、干燥过滤器8、视液镜7,再通过膨胀阀6节流,节流后通过第二分液器2分流到翅片式风侧换热器3的前两排上进行蒸发,蒸发后流经汽液分离器11,再回到压缩机10。除霜过程:当除霜开始时,关闭盘管换器风机,打开旁通电磁阀5,此时由于旁通电磁阀5的阻力较小,旁通基本上将水侧换热器1短路,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气直接通过盘管换热器除霜,再回到压缩机10回气端,维持这种方式直到除霜结束。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压缩机10,压缩机10出口端通过水侧换热器1连通第一分液器4,第一分液器4通过风侧换热器3连通高压储液器9,高压储液器9通过第二分液器2连通风侧换热器3,风侧换热器3连通汽液分离器11,汽液分离器11与压缩机10相连通形成一循环,压缩机10出口端与第二分液器2入口端之间连接有旁通电磁阀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坤,未经谢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