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力训练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8719.2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国雄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5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力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力矫正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视力训练仪。
背景技术
眼睛近视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在我国,据卫生部和教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34.6%,高中生近视率已达7%,全国近视患者大约已有3亿多人。从生理上讲,正常眼看远时,进入眼球的光是平行光,所视物恰好是在视网膜上,眼球无需进行调节,但在近距离读书写字时,由于进入眼球的光是发散光,眼内像距增大,视网膜的成像显得不清淅了,通常出现上述生理现象人的眼睛便会通过反射性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曲率增大,折光力增强,将近物的物像调节到视网膜上。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其近视作业尤其是中小学生及科研人员,与远视其时间之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产生近视的主要根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视觉生理原理,通过远近可视物交替的视觉调节方法而转换的训练方式,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使眼肌有规律的动作以恢复其调节能力,进而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视力的训练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操控台、活动视板,所述操控台与活动视板为翻盖式联接,其中:上述活动视板在使用状态下与操控台之间的夹角为90-105度,在活动视板内板面沿纵横向均布有若干发光体;在操控台上设有可控各发光体按预设程序工作的声光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在操控台台面的正侧位置设有视距调节机构,所述视距调节机构包括一U型伸缩杆及颚托板,在操控台内腔中设有与伸缩杆相滑配的导轨,在颚托板板面布有颚垫。
再进一步地:上述声光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操控台内的控制电路、设置于操控台面板上的键盘、发声提示器及显示屏,上述键盘、发声提示器、显示屏与控制电路相电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操控台与活动视板之间翻盖式的连接方式,使用时,只需将活动视板向上翻至合适的位置,并根据不同的视力复健者情况通过键盘设定相应的训练程序便可实施训练。为适应不同视力复健者的训练需求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的视距调节机构可确保眼体至活动视板上各发光体的距离保证较佳的状态,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后可折叠收起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视力训练仪,包括操控台1、活动视板2,所述操控台1与活动视板2为翻盖式联接,其中:上述活动视板2在使用状态下与操控台1之间的夹角为90-105度,在活动视板2内板面沿纵横向均布有若干发光体21;在操控台1上设有可控各发光体21按预设程序工作的声光控制装置。
在操控台1台面的正侧位置设有视距调节机构3,所述视距调节机构3包括一U型伸缩杆31及颚托板32,在操控台1内腔中设有与伸缩杆31相滑配的导轨,在颚托板32板面布有颚垫33。上述声光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操控台1内的控制电路、设置于操控台1面板上的键盘12、发声提示器13及显示屏14,上述键盘12、发声提示器13、显示屏14与控制电路相电接。上述发光体21为绿色或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管径为3-5毫米。上述各相邻发光体21相互间的距离为45-55毫米。上述活动视板2在使用状态下与操控台1台面之间的较佳夹角为95-100度。在上述操控台1的台面还设有颚承垫15。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首先连接电路插座,向上翻起活动视板竖立,开机并通过键盘输入相应的训练编码,然后将下颚放在托架上,双眼平视前方,当活动视板上一个发光体光源亮时,须用双眼用力去看发光点,而当两个发光体光源亮时,则放松双眼,用两眼的余光去看发光点,以此循环。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活动视板上的若干发光体间其工作大体为循环状态,其发光顺序及时间因训练者地情况而定。上述训练过程主要通过训练眼球内外旋能力来锻炼眼部肌肉,从而达到提高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所以没有任何的负面问题。当内聚与外散交替训练时,会使近点更近,创造更加必要的调节机能,也会使远点更远,把集合点往远处推移,长期使用,会建构最佳的用眼状态,即看近靠高调节,看远靠低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国雄,未经郑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8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