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8928.7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奎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任海燕 |
地址: | 516001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常见的电器连接件,插座通常与供电电源连接,用于与插头配合使得与插头连接的用电器件得以通电工作。插座的种类形式很多,有两脚插座、三脚插座、二三插以及带开关的插座等等,以安装使用形式来分又有固定安装在墙面或地面上固定式和可以灵活移动的带电线的可移动式插座。可移动式插座主要是具有多位插脚孔的排插。
现有的排插都是插孔位都是固定的,不可拆分或二次组装的,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增加减少。另外,这类整体固定式的排插中任何一个插座插孔损坏,都影响到整个排插的正常使用。
中国01203212.3号专利所公开的《模块组合插座》,其模块组合插座由U字形型材底座从其端头套入若干单元模块后两端套上封头固定而成。采用塑料型材作为插座底座后,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截取相应长度的型材作为插座底座,其插座底座上的单元模块减少或更换,但是不能增加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装方便、连接性能稳定且便于扩展的组合式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插座,由模块相互插接而成,其中模块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所述模块至少包括有端模块、插座模块和定时模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模块底壳侧壁上设有扣槽,面盖上设有与扣槽配合的扣勾,面盖与底壳通过扣勾与扣槽的配合装配为模块壳体。
上述方案中,各模块由凹凸结构拼接组合,两个相邻模块之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L型或T型的凸块,两个相邻模块之右侧模块的左侧壁上对应开有L型或T型的槽位,所述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可探入右侧模块壳体底部的延伸舌片,延伸舌片通过螺丝与右侧模块相固定。
各模块之间结构拼接的同时也实现电连接。模块壳体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四个通孔,模块壳体内功能件左右两边分别引出有四个弹性触片,依次为正极触片、定时选择性触片、接地触片和负极触片,模块弹性触片从模块侧壁通孔探出与相邻模块侧壁通孔内的弹性触片相接触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之间采用镶扣接插结合并配合螺丝来固定,符合模具加工生产工艺,多次更换都不会松动,安装扩展方便。
本组合式插座模块的弹性触片采用一次性冲压成型,无需焊接连接,生产装配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插座的各个模块组件可以单独生产、包装和销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要求选择购买不同功能的模块,自己拼装组合,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各模块分离的构成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各模块分离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端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时模块的爆炸图;
图6是图1中带开关插座模块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自由插接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所组合的功能模块的数量并不受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模块来插接,模块可以是端模块、插座模块和定时模块等等。插座模块是单独的二插孔插座模块、三插孔插座模块、或者二三插模块、或者是带开关二插模块、带开关三插模块都是可以的。每个模块都是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功能件构成。多个模块相互插接组成组合式插座整体。两个相邻模块之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上成型有L型或T型的凸块,两个相邻模块之右侧模块的左侧壁上对应开有L型或T型的槽位,所述左侧模块壳体的右侧壁底部设有可探入右侧模块壳体底部的延伸舌片,延伸舌片通过螺丝与右侧模块相固定。
下面以具有六个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式插座的具体构造和插接方式。
参见图1~3所示的六功能模块的组合式插座,包括端模块1、二三插模块2、定时模块3、带开关三插模块4、二三插模块5以及USB接口模块6。每一模块都是由面盖、底壳对合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相应功能件构成的。两相邻模块之间的插接结构以及电连接关系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壳体内功能件的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奎,未经黄炳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8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