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9207.8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瑜 |
主分类号: | A47L15/24 | 分类号: | A47L15/24;A47L15/42;A47L15/5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志鸿;刘娟宜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洗碗机,是将洗涤剂容在净水中,然后在洗碗机的机箱内胆中通过高压喷射洗涤水的方式,利用高压水流冲击餐具表面上的油渍、食物残渣等,完成餐具的洗涤、清洁。对于这种洗碗机,如果增加设置过滤器,那么食物残渣将被堵截在过滤器上,滤过的洗涤水经清洁处理后可以循环利用。
然而,当餐具表面黏附的食物残渣变硬,或者在食物残渣粘附紧固的情形,上述洗涤方式却不易清除这类污垢,即使在加热洗涤水和长时间浸泡餐具的状态下也难于通过溶解和水流冲击方式彻底清除此类污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该洗碗机可以有效地清洗人用餐具例如碗、筷、勺、铲等。
按照上述目的设计的洗碗机,包括机箱。在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可循环运行的传动链条、由传动链条驱使可作循环运动的洗碗装置和用于容纳洗涤水的储水箱。洗碗装置在循环运动的预定位置进入或离开储水箱。洗碗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上设置有碗架和可旋转且水平布置的第一驱动轴。碗架包括可旋转且水平布置的从动轴、连接于第一弹簧上的第一夹板和连接于第二弹簧上的第二夹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固定于碗架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可在垂直于从动轴的方向上移动。从动轴朝着碗架的轴端上设置有柔性的纤维布条。第一驱动轴和从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
较好地,前述洗碗机,其碗架相对于支撑框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可滑动状态。在碗架和支撑框之间设置有定位锁。
优选地,前述洗碗机,其碗架的数量至少为两套。碗架背对纤维布条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的缓冲块。
较优地,前述洗碗机,其洗碗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套,两套洗碗装置沿着循环运动的方向间隔预定距离分布在传动链条上。
择优地,前述洗碗机,还包括由传动链条驱使可作循环运动的洗筷装置。洗筷装置包括中空的滚筒和可旋转且水平布置的第二驱动轴。滚筒与第二驱动轴固定连接。
较佳地,前述洗碗机,其储水箱内设置有均可旋转、彼此平行且水平布置的两根清洗辊。两根清洗辊的辊面上均包覆有柔性的纤维布套。在洗碗装置进入储水箱的状态下洗碗装置的位置介于两根清洗辊之间。
本实用新型洗碗机,通过在洗碗装置上设置可以旋转的纤维布条的方式,配合碗架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扣紧以固定碗的方式,达到以半自动机械工作方式完成碗等餐具的清洗。该洗碗机清除食物残渣的效果好,效率高。
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洗碗机透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洗碗机局部透视图,图中省略了机箱。
图3本实用新型洗碗机局部透视图,图中仅示出洗碗装置和清洗辊。
图4本实用新型洗碗机之洗碗装置透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洗碗机之洗碗装置局部透视图一。
图6本实用新型洗碗机之洗碗装置局部透视图二。
图7本实用新型洗碗机之洗碗装置实施方式二透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洗碗机之洗筷装置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洗碗机。
参见图1~8,示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A及其相关组成部件或者特征的结构状态。按照各组成部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来考察洗碗机的构成状况,它主要由以下构件组成:用于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传动链条2、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洗碗装置3、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储水箱4、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清洗辊5和设置在机箱1内部的洗筷装置6。
参见图1、2、3,传动链条2以张紧状态悬挂在用于传输扭矩的三个支撑齿轮101、102、103上。传动链条2和三个支撑齿轮101、102、103都固定地位于机箱1的内部。三个支撑齿轮101、102、103之一,例如支撑齿轮101,同固定在机箱1上的第一电机104的输出轴连接,带动传动链条2绕预定的水平轴循环转动。传动链条2转动的该水平轴同下文描述的第一驱动轴3a08保持中轴方向互为平行的姿态。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力矩传动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设置了两根并列分布的传动链条2,其中一根承担主传动任务,另一根承担辅助传动任务。两根传动链条2之间通过传动轴105实现动力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瑜,未经李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9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命令界面
- 下一篇:客户请求和联系管理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