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0120.2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邱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景志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蚊器,具体说是一种通过增大风扇吸力,提高灭蚊 效果的灭蚊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灭蚊器采用各种不同的工作原理,最为常见是利用紫外线光源来杀 死蚊虫,其工作原理是在灭蚊器内安装高压金属网,当蚊子碰到金属网时,蚊 子触电死亡。这种灭蚊器存在安全问题且不利于环境保护,另外,会产生异味, 难以清洗,操作非常麻烦。为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申请了名 为“一种光源吸蚊器”(专利申请号2007200562362)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 利用风扇产生的气流,将蚊子吸进贮蚊器内,达到灭蚊目的,具有无声、无气 味的优点。但现有的吸蚊器风扇吸力不强,造成灭蚊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全部 杀蚊的效果。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空气流入灭蚊器时吸力增大,达到更好灭 蚊效果的灭蚊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灭蚊器,包括外壳、顶盖、紫外光灯管、进风口、风扇、风扇支架与 贮蚊器,进风口位于顶盖与外壳之间,紫外光灯管位于进风口内的顶盖下方, 风扇位于进风口下方的外壳内且设置在风扇支架上,贮蚊器位于风扇支架下,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离心式风扇。
所述贮蚊器上分布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式风扇,当风叶转动时,离心式风扇产生的气流以旋 涡形式向四周散开,中间形成真空,使外部空气快速流入补充,空气进入时带 入蚊子,达到灭蚊效果,是现有灭蚊器的十倍以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噪声低、 吸力大、无味、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灭蚊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蚊器主要由外壳1、顶盖2、进风口3、 风扇4、风扇支架5、贮蚊器6与紫外光灯管7组成。顶盖2位于外壳1的上 部,进风口3位于顶盖2与外壳1之间,外壳1呈圆锥状,进风口3为环形栅 格网。风扇4位于进风口3下方的外壳1内且设置在风扇支架5上,风扇支架 5的两端固定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风扇4采用离心式风扇。贮蚊器6位于风 扇支架5下,其上分布有圆形通风孔。进风口3内的顶盖下方设有紫外光灯管 7及镇流器,顶盖上设有电线孔和开关。当离心式风扇风叶转动时,风扇产生 的气流以旋涡形式向四周散开,中间形成真空,外部的空气快速流入,同时带 入蚊子,达到灭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噪声低、吸力大、无味、环保的优 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景志,未经邱景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01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