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氧化碳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0372.5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金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贵华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62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碳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氧化碳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剧毒的气体,它能破坏人体的供氧能力,当其在人体血液中聚集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使人产生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造成神经损伤变成植物人或死亡,因而设计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有着重大意义。
现有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包括有液体室和固定在液体室上的过滤器、上电极片、涂敷有催化剂的传感器芯片、下电极片,传感器芯片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接触,上电极片上开设有与传感器芯片对应的透气孔,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分别在一侧引出有电极弹片,当传感器芯片感应到一氧化碳时,就会产生电流,通过测量两个电极弹片的电流就能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但是这种一氧化碳传感器没有外壳将各零件保护起来,结构设计不合理,装配过程复杂,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输出电流较小,感应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外壳将各零件保护起来、装配简单的一氧化碳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氧化碳传感器,它包括有过滤器、上电极片、涂敷有催化剂的传感器芯片、下电极片、液体室,传感器芯片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接触,上电极片上开设有与传感器芯片对应的透气孔,它还包括有外壳、上电极引脚和下电极引脚,过滤器、上电极片、传感器芯片和下电极片由上至下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液体室设在外壳的底部,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对应的进气孔,上电极引脚的一端与上电极片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的底部,下电极引脚的一端与下电极片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的底部,液体室连通有通向传感器芯片的通道。
所述传感器芯片与上电极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传感器芯片、密封圈与上电极片之间紧密接触配合。
所述过滤器为活性碳纤维。
所述下电极片卡设在外壳内部,下电极片与外壳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密封。
所述上电极片固定在外壳内部。
所述外壳的顶部卡设有上盖,进气孔开设在上盖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过滤器、上电极片、涂敷有催化剂的传感器芯片、下电极片、液体室,传感器芯片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接触,上电极片上开设有与传感器芯片对应的透气孔,它还包括有外壳、上电极引脚和下电极引脚,过滤器、上电极片、传感器芯片和下电极片由上至下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液体室设在外壳的底部,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器对应的进气孔,上电极引脚的一端与上电极片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的底部,下电极引脚的一端与下电极片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的底部,液体室连通有通向传感器芯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各零件依次从上到下设置在外壳内部,装配简单,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有效保护外壳内部的零件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输出电流较大,感应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隐去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贵华,未经金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0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制电缆、电线导引器
- 下一篇:一种升降式柔性版晒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