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0390.3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8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东;刘立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为开模后方便地取出产品和废料,现有模具上的塑胶流道通常设置于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处;为此在因成型腔较复杂(单一成型腔复杂或成型腔有两个以上)而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成型腔进胶口时,往往需要塑胶流道先在成型腔一侧向一个方向延伸,在绕到成型腔另一侧后再反向延伸,才能使由一注嘴入射口流出的液态塑胶从两个以上成型腔进胶口注入相应成型腔。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现有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一下模20’、一限位条块30’和一上模60’。其中,下模20’大致呈方形块状,其上开设有一限位槽(图中未标示)。所述限位梁30’的下部容置固定于下模20’的限位槽内且限位梁30’上部凸伸出限位槽,限位梁30’大致呈方形柱状。
下模20’上开设有成型腔下部21’、一注嘴入射口22’、由注嘴入射口22’开始并向后延伸到限位槽的流道前段下部23’、位于成型腔下部21’两侧从限位槽延伸到成型腔下部21’的流道后段下部24’;限位梁30’上开设有与流道前段下部23’相连的流道中段下部31’,该流道中段下部31’末端连接有两流道叉段下部32’,流道叉段下部32’的末端分别与一流道后段下部24’相连。
上模60’上开设有限位梁凹槽61’、成型腔上部62’、流道前段上部63’、位于限位梁凹槽61’槽壁上的流道中段上部64’、两位于限位梁凹槽61’槽壁上的流道叉段上部65’和流道后段上部66’。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成型腔上部62’与成型腔下部21’组成成型腔,流道前段上部63’与流道前段下部23’组成流道前段,流道中段上部64’与流道中段下部31’组成流道中段,流道叉段上部65’与流道叉段下部32’组成流道叉段,流道后段上部66’与流道后段下部24’组成流道后段,流道后段与成型腔的连接处形成成型腔进胶口(图中未标示)。
然而,上述现有注射成型模具中,由于流道前段、流道中段、流道叉段和流道后段组成的塑胶流道要先向后延伸再向前延伸,因而塑胶流道较长,注射成型产品时会浪费较多塑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缩短塑胶流道长度从而可节省塑胶材料的注射成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一下模和一上模,上模与下模围成有成型腔;下模上设置有滑块推槽,滑块推槽的一槽壁形成为一推槽斜面;上模上设置有滑块槽;上模的滑块槽内可滑动地装设有一滑块,该滑块具有一滑块体,该滑块体一端处开设有一注嘴入射口、两个或两个以上流道叉槽,各流道叉槽可分别与上模的滑块槽的槽壁配合形成流道叉段,各流道叉段分别与注嘴入射口相连,流道叉段可连通到成型腔;该滑块上设有一滑块推体,滑块推体具有一可与推槽斜面配合的推体斜面;上模和滑块之间装设有至少一推力弹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射成型模具在上模上设置有滑块槽,在滑块槽内设置一滑块,在滑块的一端设置流道叉槽,且流道叉槽可与上模的滑块槽的槽壁配合形成可连通到成型腔的流道叉段,并可在开模及滑块滑出的状态下取出成型的产品和废料。因塑胶流道不必设在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处,所以可缩短塑胶流道长度从而可节省塑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开模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注射成型模具中上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成型模具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一种采用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制成的产品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7为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的上模的立体图。
图8为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的滑块的立体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背景技术]
下模 20’ 成型腔下部 21’
注嘴入射口 22’ 流道前段下部 23’
流道后段下部 24’ 限位条块 30’
流道中段下部 31’ 流道叉段下部 32’
上模 60’ 限位梁凹槽 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0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收缩内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中纤复合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