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动态车辆轮轴重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0504.4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伍德常;伍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136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动态 车辆 轮轴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动态车辆轮轴称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态车辆轮轴重检测随着《公路法》和《超限汽车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颁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业内各公司纷纷加大了动态汽车轮轴重检测技术的投入和研究,迫切推出自己的称重产品抢占市场。目前,国内市场的车辆轮轴重检测产品大多为固定式检测装置,其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方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由此揭开了便携称重研究的序幕。但目前此种便携式汽车轮轴检测产品还为数不多,且性能数上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称量精度不高,密封效果不好,使用稳定性不佳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密封、使用稳定、抗压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的便携式车辆轴重检测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便携式动态车辆轮轴重检测台,包括承力板以及位于承力板下方的底板,在承力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并且在承力板和底板周边设置有密封边条。
该边条包括固定于承力板前后边缘的横梁以及固定于承力板左右两侧的端梁。在横梁、端梁与承力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的密封,可以保证内部重量传感器以及线路不会受潮损坏。
为了方便移动,在两端梁的外侧还设置有提手。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右侧端梁提手位置还设置有发射重量传感器检测数据的检测发射电路,检测发射电路密封于右侧端梁上。
为了提高检测台的抗压性能,在承力板上表面还垫有一加强钢板。
为了便于车辆平稳驶到承力板上,在承力板前后两端连接有倾斜的引坡。并且在引坡表面设置有指示车辆轮胎运行路线的发光条,便于夜间光线较暗的场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密封结构,保证了检测台内部重量传感器以及线路安全,使检测台适用场合更广;通过增设加强钢板增加了检测台的抗压性能,性能更加稳定,使之使用寿命更长;并且设置了提手,使之更便于移动;同时,通过增加引坡以及发光条,进一步保证了车辆检测时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侧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重量传感器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案是一种可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重量检测、便于携带的动态车辆轮轴重检测台,并将称重数据传递至专用的仪表中显示打印出来。
该检测台整体为平板状,前后两端设置有便于车辆驶上检测台的引坡9,引坡9为可折叠的链式,便于携带,其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为了便于在光线较暗的场合导引准确导引车辆轮胎驶上阴坡9,在引坡9上设置有发光条91。
检测台包括位于上方的承力板7以及位于承力板7下方的底板6,在承力板7和底板6之间夹有重量传感器8。当车辆压在承力板7上后,通过承力板7下压重量感应器8使之产生变形,形成重量信号。为了增加检测台的抗压性能,在承力板7表面铺设有加强钢板4。
本实施例中,重量传感器8有二十个,每十个分为一组形成称重桥路,规则排布在承力板7和底板6之间,详细请参见附图5。称重桥路各重量传感器8通过线路与位于承力板7侧边的检测发射电路联接,用于将检测的数据信号发送到专用仪表中。为了密封重量传感器8和内部线路,在承力板7和底板6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端梁1、在承力板7和底板6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横梁2,并且在端梁1和承力板7之间、横梁2和承力板7之间设置有密封条5。密封条5可有效防止水从接缝中进入承力板7和底板6之间的间隙中,达到保护重量传感器8和内部线路的目的,增强了检测台的环境适应性,其材料可采用硅胶、橡胶等。同样地,检测发射电路也密封于右侧端梁1上。
为了便于移动,在两端梁1外侧还固定有提手3。
使用时,车辆不用停止,在轮胎压过检测台即可完成重量检测,方便快捷,并且整个检测台重量轻,引坡可采用塑料制品,外型美观,检测的精度也非常高,并且具备发光条指引,晚上同样可以准确称量,实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实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如重量传感器的数量以及排布的变化、引坡长度的调整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兰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0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加工设备退火炉冷却循环水控制系统
- 下一篇: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预储能合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