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1022.0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汪从斌;高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吉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加压 转盘 喷砂机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砂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砂机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喷丸玻璃珠、钢丸、钢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砂)高速喷射到需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由于喷料对工件表面具有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它和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也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喷砂处理能把工件表面的杂质、杂色及氧化层清除掉,同时使工件表面粗化,消除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和提高工件表面硬度。但是喷砂机在喷砂处理作业时,砂料常会夹带粉尘,影响喷砂的效果及工件的美观性。
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装包括有机身、除尘装置、转盘式喷砂主机、提升机等,喷砂室设置在转盘式喷砂主机中。现有的喷砂机装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风机、除尘箱、吸尘管道,吸尘管道的吸尘口连通喷砂室,而将喷砂室产生的粉尘通过吸尘管道吸到除尘箱。砂料从喷砂室出来后到进入提升机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并没有对这过程中的粉尘进行除尘处理,吸尘管道只对喷砂室进行吸尘,吸尘管道布置不合理,除尘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尘管道分布合理,除尘效果好的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的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的除尘装置,它包括有风机、除尘箱和主吸尘管道,风机连接除尘箱的输出口,主吸尘管道的输出口连接除尘箱的输入口,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有与喷砂室连通的隔离室,主吸尘管道的输入口连接有喷砂室吸尘管道、隔离室吸尘管道和提升机吸尘管道,喷砂室吸尘管道与喷砂室连通,隔离室吸尘管道与隔离室连通,提升机吸尘管道与提升机连通。
所述隔离室为两个,分别位于喷砂室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风机、除尘箱和主吸尘管道,风机连接除尘箱的输出口,主吸尘管道的输出口连接除尘箱的输入口,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有与喷砂室连通的隔离室,主吸尘管道的输入口连接有喷砂室吸尘管道、隔离室吸尘管道和提升机吸尘管道多个分支吸尘管道,其中喷砂室吸尘管道与喷砂室连通,隔离室吸尘管道与隔离室连通,提升机吸尘管道与提升机连通,风机启动后,各个分支吸尘管道把粉尘收集后经主吸尘管道进入除尘箱,由除尘箱过滤除尘后,洁净的空气由风机的排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主吸尘管道的各个分支吸尘管道布置合理,对喷砂过程中的多个阶段进行除尘处理,抽风量大,除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连续加压式转盘喷砂机的除尘装置,它包括有风机1、除尘箱2和主吸尘管道3,风机1连接除尘箱2的输出口,主吸尘管道3的输出口连接除尘箱2的输入口,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有与喷砂室10连通的隔离室4,隔离室4为两个,分别位于喷砂室10的两侧,主吸尘管道3的输入口连接有喷砂室吸尘管道5、隔离室吸尘管道6和提升机吸尘管道7多个分支吸尘管道,其中喷砂室吸尘管道5与喷砂室10连通,隔离室吸尘管道6与隔离室4连通,提升机吸尘管道7与提升机连通,风机1启动后,各个分支吸尘管道把粉尘收集后经主吸尘管道3进入除尘箱2,由除尘箱2过滤除尘后,洁净的空气由风机1的排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主吸尘管道3的各个分支吸尘管道布置合理,对喷砂过程中的多个阶段进行除尘处理,抽风量大,除尘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吉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吉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