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1296.X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9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源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李安江 |
地址: | 523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工业油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器,更具体地来说,它涉及一种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
背景技术
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其他控制程度和加工精密度高的机械设备需要有比较干净的环境,然而,在这些工业生产设备加工过程中,如机床切削油、冷却油、真空润滑油、食品加工过程中油类喷加剂等产生油雾污染造成空气环境污染,对现场生产人员的机体产生危害,由于污染源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的健康。现有的工业油雾净化器净化效率不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不易清洗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采取分级净化过滤模式,净化效率高,模块化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安装清洗维护的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包括安装于固定基脚上的油雾分离器、顺序连接变径减速分离装置、离心风机、前滤器和后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各组成部分为便于组装和拆卸的独立模块,所述的油雾分离器设有一离心分离装置。
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由内至外为盲板、罩筒、底板,所述的盲板上设有与其形成一定角度固定于盲板上的互相平行的叶片,所述的罩筒表面设有至少三个与其垂直固定于罩筒上的隔板,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底部设有溢流孔。
所述的前滤器内设有至少一层有一定开孔密度的金属丝网板。
所述的后滤器内设有至少两层活性炭层。
所述的前滤器与后滤器之间设有一散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易于设备的安装拆卸和清洗维护;采用离心分离装置、金属丝网板和活性炭层分级过滤模式,集三级净化于一体,净化顺序合理组合,净化效率高,净化周期长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件符号之简要说明:
2、油雾分离器 23、固定基脚
3、离心风机 41、金属丝网
4、前滤器 42、泄油孔
5、后滤器 51、活性炭层
6、散流器 101、活动连接口
7、法兰 211、底板
8、进气口 212、隔板
9、出气口 213、盲板
10、减速装置 214、叶片
21、离心分离装置 215、罩筒
22、泄油孔 216、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工业油雾净化器包括进气口8,安装于固定基脚23上的油雾分离器2设有一离心分离装置21和泄油孔22,置于油雾分离器2上端的变径减速分离装置10,变径减速分离装置10由活动连接口101连接离心风机3,离心风机3由法兰7连接的前滤器4、前滤器4设有至少一层有一定开孔密度的金属丝网板41,与前滤器4由散流器6连接的后滤器5、后滤器5内设有至少两层活性炭层51,与后滤器5相连接的出气口9。参看图2,离心分离装置21由内至外为盲板213、罩筒215、底板211,所述的盲板213上设有与其形成一定角度固定于盲板213的互相平行的叶片214,所述的罩筒215表面设有至少三个与其垂直固定于罩筒215上的隔板212,所述的离心分离装置21底部设有溢流孔2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源,未经陈敬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除尘装置
- 下一篇:大型脉冲袋收尘器的整体式喷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