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胶桌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1312.5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3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诚 |
主分类号: | A47G23/03 | 分类号: | A47G23/03;A47G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330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或餐桌用品,尤其是指一种防滑、耐用的新型硅胶桌垫。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桌垫系用于置于餐桌、茶桌等桌面上,衬垫于碗、碟、杯、壶等各种餐厅用具或电器用具的底面,以防止餐厅用具或电器用具滑倒,以及烫坏、刮伤或碰损桌面。
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的桌垫通常由木质、塑料或草藤等材料制成,同时于桌垫上设置各种凸条等结构来实现定位或防滑的功能。其所存在之处足之处在于,防滑效果不理想,而且质地较硬,仍存在易刮伤或碰损桌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桌垫,其于桌垫的表面上设置吸盘凹腔结构,藉而获得更佳之止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桌垫,其采用质地较软且耐磨的硅胶材料制成,藉而根本性避免了刮伤或碰损桌面等问题的出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桌垫,包括由硅胶材料制成的片状桌垫本体,该桌垫本体的上、下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上密布有一体成型的吸盘凹腔。
所述吸盘凹腔为上端开口而周边全封闭的结构。
所述吸盘凹腔呈六边形、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异形。
所述吸盘凹腔呈蜂窝状排布。
所述桌垫本体内夹固有布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桌垫本体之表面上的吸盘凹腔与桌面接触时,其可产生对桌面的吸力,从而大大增加桌面与桌垫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当桌垫本体之表面上的吸盘凹腔与置于其上的物品接触时,其亦可产生对物品的吸力,也大大增加了物品与桌垫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藉而,通过该吸透凹腔可有效提供置于其上之物品的较大止滑摩擦力,达到更佳的防滑效果。
同时,由于硅胶材料质地较软,因而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桌垫本体可提供物品与桌面之间的缓冲力,达到减震的效果,使得物品在放置时不至刮伤或碰损桌面。
以及,由于该吸盘凹腔结构使得该桌垫大部分面积被镂空,一方面大大减轻了桌垫自身的重量,另一方面亦使得该硅胶桌垫易于折叠,除了用于桌垫之外,还可用作吸附开瓶之用。功能更多,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之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桌垫本体 11、吸盘凹腔
12、吸盘凹腔
101、上硅胶层 102、下硅胶层
103、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显示出了作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桌垫本体10,该桌垫本体10为片状结构,于桌垫本体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吸盘凹腔11。
其中,该吸盘凹腔11最好为上端开口而周边全封闭的结构,且该吸盘凹腔11最好呈蜂窝状紧密排布,以保证吸盘的结构强度。图1中所示的吸盘凹腔11为六边形,当然该吸盘凹腔11还可以设计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异形等其它的形状,不以为限。
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桌垫本体10的下表面上也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吸盘凹腔12。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前述第二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桌垫本体10包括有上硅胶层101、下硅胶层102和布层103,该布层103夹固于上硅胶层101和下硅胶层102之间。该布层用于增加桌垫的牢固度,以使桌垫不易被拉开或撕裂。同样,上硅胶层10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硅胶凹腔11,下硅胶层10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硅胶凹腔12。
当桌垫本体10之表面上的吸盘凹腔11、12与桌面接触时,其可产生对桌面的吸力,从而大大增加桌面与桌垫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当桌垫本体10之表面上的吸盘凹腔11、12与置于其上的物品接触时,其亦可产生对物品的吸力,也大大增加了物品与桌垫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藉而,通过该吸透凹腔11、12可有效提供置于其上之物品的较大止滑摩擦力,达到更佳的防滑效果。
同时,由于硅胶材料质地较软,因而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的桌垫本体可提供物品与桌面之间的缓冲力,达到减震的效果,使得物品在放置时不至刮伤或碰损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诚,未经林志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箱加油口盖总成
- 下一篇:一种防爆型式摩擦片控制的软启动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