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酸生产之烟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031.1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能;宋文豹;肖康;陈振东;胡泽亚;丁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生产 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接触法生产硫酸工艺中的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炼烟气制酸工业中,当硫化矿焙烧所产出的烟气中的SO2浓度达到接触法生产硫酸的要求时,便将烟气经过冷却与收尘净化之后送硫酸厂生产硫酸。接触法生产硫酸一般包括净化、转化、吸收三个工序。该法所生产硫酸的浓度与炉气中的水分有关,一般通过控制进入净化工序中干燥塔的水分以产出不同浓度的硫酸,而炉气中进入干燥塔的水分大体上等于净化后出电除雾器炉气的饱和水蒸汽含量,温度愈高,含水量(主要指炉气中的饱和水蒸汽)愈多,温度愈低含水量愈少。因此要控制带入干燥塔的水分量,就要控制好电除雾器出口炉气的温度。若炉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8.0%左右,要产98%酸时,须把干燥塔入口炉气温度控制在38℃以下。若需要产93%酸时,一般把进干燥塔炉气温度控制在42℃以下。当产品硫酸为发烟硫酸时,吸收塔所需要的水量更少,因此,干燥塔入口气体的水分含量更要严格控制,气体还带有水沫,带水沫量越多,干燥塔的进口温度就应更低一些。因此干燥塔入口炉气温度过高或带水沫量过多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硫酸,甚至会影响硫酸系统的运行。
以硫化矿为原料的接触法制酸装置的炉气净化流程有许多种,主要采用鲁奇酸洗流程、水洗净化流程、封闭型稀酸洗涤、高效动力波净化工艺等,一般包括洗涤塔、冷却塔、电除雾器等设备。一套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接触法制酸装置,通常是由直径为5000mm左右的1台洗涤塔和1台填料冷却塔、2~4台电除雾器的主要设备组成装置。其填料冷却塔一般为单台且与前后设备串联,上一工序处理完的烟气全部在一台设备内进行净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虽有利于系统内部的压力平衡,但在接触法制酸工艺中,净化部分需处理的烟气量是随着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降低而增大,当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低至4~5%时,净化部分的最大负荷可达6~7万Nm3/h,尤其是烟气系统漏风率高时烟气量更大,而1台填料冷却塔的处理能力一般为5万Nm3/h左右,净化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在单台设备的处理能力为固定值的前提下,这种净化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无法根据烟气量进行调节。净化处理能力不足易导致烟气温度高、烟气停留时间过短而不利于酸雾颗粒成长等问题。根据资料证明,烟气进入洗涤塔后,烟气温度由200℃以上降至60~70℃,其中的SO3全部转化为酸雾。而微粒酸雾是非常难以除去的,将影响触媒的寿命并使尾气超标,通常是通过延长烟气在进入电除雾器前的停留时间使微粒酸雾长大至足以在电除雾过程中被除去,现有经验值为大于15秒,而该类装置在处理二氧化硫浓度低至4~5%的烟气时,烟气进入电除雾器前的停留时间将小于15秒,酸雾未长大,无法在在电除雾过程中被除去,达不到净化要求,净化出口烟气温度过高,当烟气温度高于理论温度2℃以上时,将不能正常产出合格的93%的硫酸,影响产品质量,且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未提供接触法制酸的烟气净化装置以适应烟气处理量负荷变化的工况要求,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酸生产之烟气净化装置,应用于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接触法制酸装置,它可根据待处理的烟气量负荷变化而调整整套装置的烟气净化处理能力,达到降低净化后烟气的温度,延长烟气停留时间,改善烟气净化指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硫酸生产之烟气净化装置,用于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接触法制酸装置的烟气净化,包括气体填料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填料冷却塔数量为两台,所述的二台气体填料冷却塔的进口管并联联接,出口管并联联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台填料气体冷却塔的结构相同、高度相等。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台填料气体冷却塔直径相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台填料气体冷却塔的进口管上和出口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台填料气体冷却塔的进口管直径相等,出口管直径相等。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二台填料气体冷却塔均单独配置有气体冷却塔循环泵和板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垫退火炉含酸废气净化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