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速钓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795.0 | 申请日: | 2008-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仕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仕进 |
主分类号: | A01K97/18 | 分类号: | A01K97/18;A01K9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4湖南省株洲市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速钓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速钓器,尤其涉及一种无须手工取鱼和上饵的新型速钓器。
背景技术
钓鱼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涉及千家万户,老少皆宜。传统的钓鱼方法是将鱼饵用手工放置在有倒刺的鱼钩上(上饵),然后通过长线将带饵的鱼钩甩向离岸较远的水中,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但这种办法存在如下两个缺点:一是钓到的鱼要用手工取下来,因为鱼钩有倒刺,不这样就取不下,二是要用手工重新上饵,很麻烦又耽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速钓器,它无须手工取鱼和上饵,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原有的鱼护和鱼护圈的基础上,设置一套带有支架、饵锅和磁性锥形金属杆的装置,它无须手工取鱼和上饵,加快了钓鱼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鱼护、鱼护圈和取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护1的上部,设有一个饵锅2,该饵锅的侧面,开有一导钩槽3,饵锅2的下面,通过支架4和速钓器座10与鱼护圈5连接,取鱼杆6的一端穿过导钩槽3与饵锅2连通,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7和速钓器座10与鱼护圈5相连。
所述的取鱼杆6是一根带有磁性的锥形金属杆,该金属杆上还设有一“V”形槽8。
所述的饵锅2呈半圆形碗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取鱼杆、饵锅、支架和鱼护圈的合理组合,使垂钓者无须手工取鱼和上饵,加快了整个钓鱼速度,而且手不接触鱼饵,操作起来方便、卫生、快捷,与目前最快的钓鱼速度相比,提高30%以上且造价低,节约饵料。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护,2—饵锅,3—导钩槽,4—支架,5—鱼护圈,6—取鱼杆,7—调节螺母,8—“V”形槽,9—螺钉,10—速钓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鱼护、鱼护圈和取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护1的上部,设有一个饵锅2,该饵锅的侧面,开有一导钩槽3,饵锅2的下面,通过支架4和速钓器座10与鱼护圈5连接,取鱼杆6的一端穿过导钩槽3与饵锅2连通,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7和速钓器座10与鱼护圈5相连。所述的取鱼杆6是一根带有磁性的锥形金属杆,该金属杆上还设有一“V”形槽8。所述的饵锅2呈半圆形碗状。
为了加快钓鱼、取鱼速度,台钓(悬坠钓)一般采用无倒刺的鱼钩,这样,中鱼后(钓到鱼后),将钩、线、抬起拉到鱼护1的上端,然后稍微下降,将钩、线靠紧取鱼杆6,用手向下扣,使无倒刺的鱼钩尖朝下(原来鱼钩尖是朝上的),并骑在取鱼杆6上,这样,所钓之鱼就被取鱼杆6刮入下端的鱼护1(盛鱼的网兜)中,然后顺势沿饵锅2的方向一拉,骑在取鱼杆6上的鱼钩即沿着取鱼杆6,穿过导钩槽3进入饵锅2内,粘附饵料后又从饵锅2内滑出,一扣一拉,取鱼、上饵一气呵成,免除了手工取鱼、上饵的麻烦,达到了快速取鱼、上饵的目的,螺钉9将速钓器座10紧固在鱼护圈5上,而调节螺母7可以调节取鱼杆6进入饵锅2内的长度。速钓器座10内也攻有螺纹,使取鱼杆6能够调节进入饵锅2内的长度,取鱼杆6上的“V”形槽8能使鱼钩在此刮鱼至鱼护1中更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仕进,未经何仕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硅橡胶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导电凸块的基板及其工艺